潘佩璆 立法會議員
香港市民都一定記得97年前後的地產市道,就是價量齊升、非比尋常的暢旺,然後泡沫爆破。十多年過去了,當中,香港樓市幾許波折。到今天,同一個光景彷彿再度重現。樓市爆破臨界點將至嗎?香港的房屋政策是什麼呢?普羅中低階層終其半生努力工作的安居樂業夢,他朝又可能成功達到嗎?
房產政策的走向
不論你「擁有樓產」,還是「無樓產」者,面對目前香港的房屋政策,都不禁會生出一個疑問,就是:「未來五年十年,房屋政策的走向是怎樣呢?」當然,長遠的事情,誰(包括管治者)也說不準,偶然拋出特事特辦的權宜之計,也是值得理解的。不過,長遠的政策方針該還是有的。就看看國家的樓市情況吧!經歷了國家使出了那麼多的限售、限價和信貸緊縮手段的「政策組合拳」後,價,雖然還是大體往上跑;然而,政策背後的訊息卻發放得非常清楚,就是國家要遏止樓房炒賣之風,囤積炒賣是打擊的重點。反觀香港,社會對政府的房屋政策演繹是什麼呢?就是:「在需要時會毫不猶豫地出招」。但究竟是怎樣的一招呢?如此不確定的政策走向,相信只合投機炒賣者的脾胃,大多數的有資置業安居者,也對政策不明的風險有點害怕。
由停建居屋,到「置安心計劃」,到早前被傳媒解讀為意有所指的「重新考慮復建居屋」,都是近幾年香港居屋政策的發展簡史。未來是怎麼樣呢?暫時不知道。據曾特首所言,可能要留待施政報告時才定奪吧!時間遲了點嗎?早前,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先生說出了他對香港房屋政策的觀點,就是香港需要一個長遠清晰的房屋政策,具補助意義的居屋政策,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不會復建居屋的說法,在過去幾年,市民都聽得清楚了!今年的施政報告會來個大逆轉嗎?夾在合資格申請公屋戶和私樓市場之間的準入市市民,實在最是痛苦。說得白點,他們如想圓安居夢,便要被迫參與這場不明政策風險的置業賭博。實在真不該。
申請入住公屋,政府訂有平均三年輪候時間的目標,但目標歸目標,現實又是另一個情況。公屋建造量一旦追不及社會的需求,申請的行列便只會愈來愈長。在要求復建居屋的聲音以外,增建公屋是更迫切的關注點。但長遠的公屋建造量是怎樣呢?除了向市民訴說政府會覓地興建,及要與公私營樓房土地供應作平衡的說法外,著實在進行的實在依然不足。市民安居(不是置業)的理想,決不該是三年又三年的。
長遠、明確、全面的房屋政策
安居樂業是各階層市民的理想,見「安居」二字先行,自明箇中道理。目前,香港欠缺的,就是一套長遠、明確、全面的房屋政策。97後樓市爆破之苦,影響遍及社會各階層,香港人都歷歷在目。市場失衡與過分偏重市場導向的苦果都嘗過了。過去房屋政策猶豫不定和模糊未明所帶來的風險,現在,是時候認真糾正了。當下,管治者必須盡快啟動諮詢,廣集民意,為制訂完備的長遠政策作準備。我相信,這是回應香港市民對住房問題的關注的最起碼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