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活點滴:何處覓粽葉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11]     我要評論

蒲繼剛

 端午節已經過完了,我依然沒有尋找到粽子葉。我已經有好多年沒有尋找到粽子葉了。

 吃粽子當然是端午節最重要的事情。過去快到端午節時,母親就會包許多粽子。有花生的、紅豆的、蜜棗的、豬肉的,真是好吃極了。

 在湖北、襄陽這裡,包粽子的葉子一般是用蘆葦葉來包。那翠綠的蘆葦葉,包裹著糯米,再加上花生、紅棗等東西,煮上四、五個小時後,清清香香的味道馬上就出來了,讓人垂涎欲滴。這樣的粽子吃在嘴裡,香、甜、軟、糯的味道馬上就出來了,還有一種蘆葦葉特有的清香,讓人的嘴巴、唇齒、腸胃間留下沁人的馨香和無限的想像空間。而現在,到處都是鋼筋、水泥包裹的土地,和破壞得千瘡百孔的大自然,粽子葉已無處可尋,只有去超市買一些粽子,聊以過節。

 想起我們小時候,蘆葦葉到處都是,尤其是在漢水的支流——六兩河的岸邊,幾十里的蘆葦蕩真是鋪天蓋地,密不透風。在兩、三人高的蘆葦蕩中,大雁、鷗鳥數不勝數,還有為數不少的小動物藏匿其間。雖然我那時才八、九歲,但去打粽子葉(這是襄陽這裡的說法,叫打粽子葉,而不是拔或摘。這個動詞用得真好!)就是我這個家中的小男子漢的事情。似乎沒有甚麼可怕的事情,那時的我們膽子真大,蘆葦蕩裡雖然有蛇,也發生過兇殺,還有人曾吊死在蘆葦蕩中的柳樹上。但我們三、五個好夥伴相約,就敢鑽進神秘的蘆葦蕩中。記得有一次,我們進到蘆葦蕩中,我和同伴失去了聯繫,太陽已經下山,我一個人在蘆葦蕩中迷失了方向,怎麼也鑽不出來。黑夜降臨,各種小動物的怪叫聲此起彼伏。我當時害怕極了,恐懼佈滿了整個身心。但我越慌,就越走不出去。後來,我乾脆停下來,坐在一塊稍大一點的空地上,讓心慢慢平靜下來。這時,月牙兒悄悄爬上了地平線,在搖曳的蘆葦葉上一閃一閃的,月牙兒似乎在蘆葦上盪鞦韆。蘆葦蕩的夜空真美!我的心靜下來,靜下來,神秘的蘆葦蕩不再那麼恐怖,我的腦中竟想像出母親用我親手打的粽子葉包出的香甜的粽子……

 不知過了多久,遠處傳來父親和夥伴們喊我的聲音,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湧了出來。我連忙答應著,朝父親呼喚的聲音奔去。父親高大的身影站在遠處,呼喚著我的乳名,一下子把勇氣傳遞、充盈到了我的身心。我擦乾眼淚奔向父親,我不願讓他看到一個小男子漢在孤獨、無援時的眼淚。父親也跑過來,他沒有像我那樣激動,他只是用手在我頭頂撫摩著,那是他表達感情激動時的方式……

 而現在,漢水六兩河岸邊再也尋不到蘆葦的身影。父親也永遠不在了。多少次,我也領著八、九歲的兒子,來到漢水六兩河岸邊,告訴他,以前這裡是蘆葦蕩,是成片成片搖曳的蘆葦。我們端午節吃的粽子,就是用蘆葦葉包的。成片的蘆葦蕩很美很美!到了秋天,雪片似的蘆花,在夕陽下,在一陣緊似一陣的秋風中飛舞,那種淒美,那種絕望,那種絕望後讓人產生的人生勇氣,真是動人心魄。兒子似懂非懂,他只見過超市裡包粽子的蘆葦葉,他哪裡見過那成片成片搖曳的蘆葦,他哪能想像那秋天裡蘆花飛舞的淒美與絕望。唐詩與宋詞的美景只在書本裡,他們已經找不到對應的景物了……

 我不想說悲哀。孟子說:「有恆產者有恆心。」而現在,一切財產都是「公」家的,名義上是全體百姓的,事實上誰的也不是 。不是自己的東西,誰也不愛惜,就拚命地攫取,拚命地醉生夢死,也就不管明天是否洪水滔天。

 於是,我們連包裹粽子的蘆葦葉也難以尋覓。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淺談中國畫中的題跋和印章 (2011-06-11) (圖)
生活點滴:何處覓粽葉 (2011-06-11)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2011-06-11)
文化觀察:布熱津斯基:戰略家的塗鴉之作 (2011-06-11) (圖)
歷史與空間:從笨小孩說到劉姥姥 (2011-06-08) (圖)
古今講台:龍捲風與龍 (2011-06-08)
亦有可聞:冰片龍腦 (2011-06-08)
古典瞬間:對「方解著衣吃飯」認識的反差 (2011-06-08)
來鴻:鄧林:自然的簫聲 遠古的回音 (2011-06-08) (圖)
歷史與空間:幾首僧人詩的欣賞 (2011-06-07) (圖)
亦有可聞:學者四失 (2011-06-07) (圖)
豆棚閒話:謀利 (2011-06-07) (圖)
詞話詩說:枯榮 (2011-06-07)
歷史與空間:中國書院的傳統 (2011-06-04) (圖)
豆棚閒話:蛻 變 (2011-06-04)
文化觀察:閱讀和寫作 (2011-06-04)
文化觀察:又是一年春草綠──讀《梁遇春文集》 (2011-06-04) (圖)
歷史與空間:一鍋燴三「悔」 (2011-06-01)
亦有可聞:瞿秋白的鐵骨柔情 (2011-06-01)
古今講台:明天有沒有電 (2011-06-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