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 百家戰略智庫主席 劉夢熊
立法會昨天否決由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提出有關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的議案。何俊仁的議案,潛意識乃是將香港當作獨立的政治實體,與「台獨」勢力的「去中國化」異曲同工。抗拒國民教育的反對派應該思量一下,九七回歸令香港由英國殖民統治變成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存在決定意識」,推行國民教育,根植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情和使命感,完全順理成章,有甚麼理由學陳水扁「去中國化」?
何俊仁的議案含血噴人,明明是「中小學的德育及國民教育根本不是『洗腦』,而是『健腦』」,何俊仁偏偏要歪曲為「洗腦」,足見此人心術不正。何俊仁誣衊新科目的設立「被利用成為灌輸政治思想的工具」,反對派議員誣衊國民教育是「愚民」、「洗腦」、「政治宣傳」、「狹隘民族主義」,種種誣衊不實之詞後的潛意識,是將香港當作獨立的政治實體,其實質是與「台獨」勢力「去中國化」一鼻孔出氣。
何俊仁割裂「國家」三要素
20世紀初的幾位法國和德國學者如Jellinek、Laband、Carre de Malberg,創立了國家三要素理論,強調一個正常國家必須是統一的主權、領土與國民。所謂主權統一,就是這個國家有且僅有一個合法行使國家權力的政府組織;所謂領土統一,就是這個國家主權所及的海陸空的範圍是統一的;所謂國民統一,是指所有服從於一個主權權力的人民,可以是一個民族,也可以包括若干民族。何俊仁的議案稱:「區別熱愛國家與關懷民族,跟支持政府、政黨、政權及政治人物的不同之處,從而了解愛國愛民不等於愛黨和支持領導。」何俊仁露骨地抵制國民教育中最核心的國家認同,把中國國家主權、中央人民政府、國家執政黨與「國家」割裂開來,表面上不反對國民教育和愛國教育,但卻抵制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甚至要推翻國家執政黨和改變內地的社會制度。
令人想起「台獨」的「去中國化」
在香港回歸十四年後的今天,反對派還抗拒國民教育,反對根植對國家的認同、感情和使命感,以種種藉口抗拒國民教育甚至將其妖魔化,令人不禁想起「台獨」勢力的「去中國化」舉措。
台灣自從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在先,陳水扁叫囂「一邊一國」在後,配合其「法理台獨」的步伐,在國民教育中「去中國化」是重要部署。例如,「台獨」分子把中國歷史列為「外國史」,叫嚷「尤其要破除以中國為中心的奴隸心態」。民進黨的《文化政策白皮書》中寫道:「過去的『中華民族—中國人』的民族主義因為違背了多元融合的理念,並且有助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要求」,「必須逐漸徹底拋棄」。《白皮書》還進一步聲稱,圍繞國民教育,「當前台灣民族主義在最高層次是對中華民族、中國人及相關的中國政府的反抗。」在「台獨」勢力影響下,「台灣意識」、「台灣精神」、「台灣生命共同體」等等脫中國意識,以及「台灣是台灣」、「不是中國的台灣」之類的謬論,充斥在教科書中。「台獨」分子杜正勝還提出「同心圓概念」,主張以台灣為主軸,在教材中把「中國人」、「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名詞都剷掉。
反對派在國民教育上「去中國化」並非偶然
反對派在國民教育上「去中國化」並非偶然,因為他們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奉行「去中國化」。2007年特首選舉,梁家傑(公民黨現任黨魁)的參選政綱明確表示,「問責局長由行政長官委任已經足夠,中央任命一層應可取消」,這是赤裸裸「去中國化」、「去中央化」。何俊仁今年5月中連續三天發表文章,聲稱「香港民主派的對手是在北京管治整個中國的中共中央及其領導的中央政府」,其「一邊一國」的心態呼之欲出,仇視中央政府和「去中國化」的立場暴露無遺。反對派政治上的「去中國化」,決定了他們必然在經濟上搞「去中國化」,例如公民黨等反對派從來沒有停過阻止香港與內地的經濟融合。
香港人當然有民族自豪感
按照國際慣例,培養公民的國家認同,是國民教育的核心內容。西方發達國家以至韓國、新加坡、俄羅斯、波蘭等國家,都在國民教育中強化國家認同,這些國家的公民,都以他們的國家為驕傲,都以作為他們國家的公民而自豪。鄧小平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改變了中國的形象。中國今天的形象,不是晚清政府、不是北洋軍閥、也不是蔣氏父子創造出來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改變了中國的形象。凡是中華兒女,不管穿甚麼服裝,不管是甚麼立場,起碼都有中華民族的自豪感。香港人也是有這種民族自豪感的。」黃霑作詞、王福齡作曲的《我的中國心》,唱出了大多數港人的心聲:「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我的中國心》藝術地表現出,愛國往往是國家認同的昇華,而國家認同則是愛國的前提。
國民教育既是國際慣例又是普世價值
正如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在動議辯論的開場發言表示:「我們提出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主要以培育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及態度為宗旨,確立個人於家庭、社群、國家和世界各範疇的身份認同,建立個人抱負和理想,對家庭、社群、國家和世界作出承擔及貢獻,並蘊含誠信、關愛、責任感、承擔精神、尊重別人、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觀,因此,這些普世價值觀在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時一定會受到重視。」國民教育既是國際慣例,又是普世價值,認同我們的國家,與誠信、關愛、責任感、承擔精神、尊重別人、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觀,是相輔相成的。
反對派抗拒國民教育,其實質是抗拒中國合法行使國家權力的政府組織即中央人民政府,其要害是「去中國化」。對此,香港教育界、社會各界、學校、家長和公正中立的傳媒,都應予以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