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可適當增建公屋復建居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22]     我要評論

文滿林

 日前馬頭圍道三級大火釀成了十多人傷亡事件,引起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問題的焦點集中在籠屋及茤衁滌羆h市民的住屋、人身安全及衛生環境情況,以及如何改善。

 全港究竟有多少基層市民家庭租住籠屋及茤苤A是一個未知數,有說五萬,有說十萬,連政府有關部門也知之不詳,莫衷一是。目前申請輪候公屋的人士約有十二萬之眾,當中有多少是租住籠屋及茤衁滌羆h市民呢?不得而知。

 就以十二萬正在申請入住公屋的輪候數字來說,這是一個龐大數字。政府早在十多年前已經承諾,讓申請公屋的輪候人士「上樓」的時限為三年,可是經過近十多年來,申請輪候公屋的數目似乎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

 這不表示政府興建公屋工作和政策方面處於停頓,每年依然仍有萬多個公屋單位落成入伙,但問題是,急需入住公屋而又合乎申請資格的人士不斷增加,增幅遠比政府所想像的更大更快,形成長期都有十二萬個申請輪候公屋的數目消不了腫,甚至膨脹,未來三數年可能增至十三、四萬個也不奇怪。

 政府要履行自己的諾言,要順應民情民意,要解決基層市民的住屋問題,讓更多有急切需要的市民「上樓」,紓解民困民怨,就得要重新檢討和釐定房屋政策,盡快增建公屋、復建居屋。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基層市民和中產人士的住屋問題,這也是近年來廣大市民的普遍訴求。

 遺憾的是,政府的反應似乎有所踟躕。以政府目前的財政狀況,增建公屋、復建居屋又有何難?!目前的環境遠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優裕得多,但目前興建公屋和居屋卻比那個年代遜色。在三、四十年前,每年落成的公屋單位都有二、三萬個;至於居屋,也約佔公屋單位數目的二分一。現在所見的一些二、三十年前落成的公共屋h,附近必有四至八座居屋。此種設計,讓不同基層、不同需要的市民有所選擇,收入低的入住公屋,收入較好,既超出申請公屋資格又無能力購買私人樓宇的人士,買個居屋單位來住,算是人生的另一個目標。這是一種既公平又合理的社會分配,也體現政府的關顧。

 不知為什麼,這種公屋、居屋同在一區興建的情況卻不復存在,不知為啥停建居屋,徒令這個層次的市民望樓興嘆。尤其是近年來私人樓宇的樓價以倍數飆升的情況下,想搵個屬於自己的穩定居所,似乎太渺茫了。

 復建居屋有何難?在過去二三十年前都可以興建居屋,為什麼現在不可以。唯一的解釋,是怕影響地產市道。其實,以過去興建居屋所見,對私人樓宇銷售沒有造成多大的衝擊和影響。因為購買居屋人士與購買私人樓宇的人士屬不同階層,各有目標和選擇。政府應盡快回應民意,作出復建居屋的決定。

相關新聞
香江透視:鞏固中央對特區的領導 (2011-06-22)
廿四味:香港需要具創意的房屋政策 (2011-06-22)
胡總哈俄烏之行凸顯中國「歐亞新戰略」 (2011-06-22)
南中國海維權的兩個策略 (2011-06-22)
香港的屋荒應該如何解決 (2011-06-22)
可適當增建公屋復建居屋 (2011-06-22)
來論:替補機制完善香港的選舉制度 (2011-06-21)
廿四味:國民教育勢在必行 (2011-06-21)
國民教育是必要的「健腦」舉措 (2011-06-21)
蔡英文「增慮添疑」的外訪言論 (2011-06-21)
為陳偉業辯解的理由根本不成立 (2011-06-21)
盡快實施替補機制防政客「玩薄v (2011-06-21)
也門政局發展趨勢分析 (2011-06-21)
志強時評:國民教育絕非「洗腦」 而是國際慣例 (2011-06-20)
廿四味:馬嶽教授言重了 (2011-06-20)
堵塞濫用司法程序的漏洞 (2011-06-20)
田園快語:中央關注民生 港府須認真回應 (2011-06-20)
港股走勢將何去何從? (2011-06-20)
派錢計劃合理可行 (2011-06-20)
西方走廊:沒有人能阻止美國走向深淵 (2011-06-2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