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國清表示,沙田田家炳幼稚園昨日有6名學生因病缺課,但全部沒有猩紅熱病徵。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嚴敏慧)專襲兒童的猩紅熱繼續肆虐香港,今年至今確診病例較去年急增2.6倍至466宗,預料整個夏天疫性不會回落,昨日更出現香港10年來第二宗死亡個案。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表示,最新一宗懷疑猩紅熱死亡個案,死者為一名5歲男童,病童本月15日發燒,19日到送入院留醫,出現沙紙狀紅疹等猩紅熱病徵,病情惡化,延至昨晨不治,臨床死因為猩紅熱及中毒性休克綜合症。該童血液樣本發現有鏈球菌,須進一步化驗確定是否甲類球菌感染。男童就讀的沙田乙明邨救世軍田家炳幼稚園,立即由今日起停課一周。
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昨日表示,香港出現今年第二宗猩紅熱死亡個案。該名5歲男童本月15日開始發燒,其後病況突然惡化,19日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求診,同日轉住瑪嘉烈醫院接受治療,但病情持續轉差,細菌入血導致嚴重感染,血壓下降出現休克,昨晨3時不治。男童的臨床診斷為猩紅熱及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其血液樣本亦顯示含格蘭氏陽性細菌,中心正進行進一步化驗,以確定是否甲類鏈球菌感染,料1至2日內會有結果,另亦會進行基因鑑定,了解病菌是否香港大學醫學院發現的變種鏈球菌。
早前發水痘 細菌直接入血
根據死者父母提供的資料,該童早前曾就水痘向私家醫生求診,防衛中心正了解其醫療紀錄,及是否有處方抗生素等。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估計,細菌可能由水痘的傷口直接入血,令男童受到感染,但因水痘感染化濃鏈球菌亦不足致命,反映今年病菌毒性已經增強。曾浩輝則稱,水痘會令皮膚破損,增加甲型鏈球菌感染機會,但今年出現的猩紅熱個案,只有1%患者同時出現水痘,認為水痘或會增加猩紅熱感染機會,但並非猩紅熱致病原因。
男童的兩個分別7歲及13歲的哥哥,均曾有上呼吸道感染,出現咳嗽、發燒及喉嚨痛徵狀,但沒有患上猩紅熱跡象。
校園頻消毒 仍未阻疫情
至於死者就讀、有逾400名學童的救世軍田家炳幼稚園,過去5月至6月有12宗水痘個案,但無人感染猩紅熱。不過,防護中心建議幼稚園停課一周,觀察其他小童有否不尋常的病徵,才決定會否復課。
校方則在網上發出通告,稱應衛生防護中心要求,由今日起停課一星期,並決定不參與24日的聯校畢業典禮,停課期間學校會照常開放,亦會加強消毒。若家長未能照顧子女,可帶小朋友回校,但會分隔進行活動,並須帶上口罩防止互相感染。
救世軍社區關係總監王國清表示,去世的學童就讀高班,自上周三已沒有上學,而學校昨日則有6名學生因病缺課,全部沒有猩紅熱病徵。他指出,校方5月初已對疫情感到憂慮,除取消學童的戶外活動,更安排校工每日上午班放學後清潔1次,下午班放學後再由老師及校工進行大清潔,對在嚴謹的預防下仍有學生出事感到詫異及可惜。幼稚園昨日及今日會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交代有關事件,並提醒他們留意小朋友的身體狀況,注意他們有否猩紅熱病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