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財喜 新論壇地區事務研究主任及中西區區議員
201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香港亦回歸14周年。跌宕顛簸的歷史進程,見證了國家由衰而盛的偉大復興,香港特區在落實「一國兩制」的微妙多變;在迎接改革與發展的戰略機遇,亦承載了國際博弈的波譎雲詭。
國家的和平崛起與中國經濟的影響力,正向全球伸展,亦加深了中國與世界的相互依存程度。整體而言,雖然和平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世事不寧,全球的力量組合和利益格局都在嬗變幻化,各種矛盾衝突糾葛複雜。我們需要從最壞的現實可能性出發,去思量國家的戰略安排,增強國家的安全意識,提高防範風險的能力。
國家和平崛起 重視安全風險
國家安全意識是一個國家對其安全環境、安全形勢、安全義務和權利,進行的判斷和認知,並由此研判現在和潛存的安全威脅與挑戰,以及擬定相應的政策措施。一個國家的安全不僅取決於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等方面的有形「硬實力」,還需要兼顧作為國家和民族凝聚力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價值觀、文化價值觀等「軟實力」;更要關注應對新世代勢潮的國家非傳統安全意識。
美國奧巴馬政府去年發表在任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特別將「國家安全」拓展為一個廣義的概念,即除國防外,還包括振興經濟和氣候變化、教育科技等全球發展議題,而維護美國廣義「安全」的途徑,也不僅限於軍事手段,而是外交接觸、經濟政策與軍事力量的結合。
可以說,政治安全和國防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支柱和核心,而經濟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態安全、社會安全,則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國家安全意識,亦應由國家穩定與安危,擴大至民眾的福利、環境的保護與社會的和諧,至於關注的重點,亦應轉移到生存權和發展權。
一個國家的地位和安全,是由多種因素綜合決定的,但歸根到底取決於自己的綜合國力。特別是像中國這樣一個社會主義發展中大國,在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戰略利益等,都與美英等所謂「主流」社會存在一定差異,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絕不能建立在對其他大國的依附之上,更不能在國際社會的夾縫中去謀取安全環境。中國的國家安全,完全要依靠自己的發展和努力,以求獲得有效的保障。
本港須履行國家安全責任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卻出現了一條「軟肋」,就是香港這個在「一國兩制」框架下,被過分政治消費的「示範窗」。香港,被美英等國的政治力量視為「和平改變」中國的踏跳板,早是人所共知、「只做不說」的公開秘密;但令人憤慨的是,部分政黨和市民,對這種顛覆身份竟是甘之如飴,甚至竊竊稱喜。
《基本法》第23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自行立法禁止」若干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如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竊取國家機密等。由此可見,第23條涉及的都是政治敏感度較高的課題,因此,自從《基本法》在1990年通過後,香港市民以至國際上都很關注第23條將如何實施,這種關注或甚至擔憂是可以理解的。只不過,經歷2003年鎩羽而歸之後,香港對《基本法》第23條立法噤若寒蟬,直視為不敢碰的燙手山芋,即使澳門已經順利立法,而香港普選時間表已有譜,但有關的立法工作,仍是政治禁忌,不談、不做、繼續拖!
《基本法》第23條的立法原意是要防止香港作為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及顛覆中央人民政府的基地。不過,在回歸已14年的今天,相關的立法工作仍未起步,國際力量甚至顛覆力量,都能繼續公然活動,值得我們深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