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今講台:伏羲與八卦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10]     我要評論

吳羊璧

 古代神話人物,現在大多只能作為故事來說,十分遙遠。但是伏羲氏,上接古代的神話,下接我們今天的文明世界,似乎又不遙遠了。

 伏羲的形象,「蛇身人首,有聖德」(根據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司馬貞,唐代人)。女媧也傳說是人首蛇身。據說伏羲的後裔在西南建巴國,他們以蛇為圖騰,姓巴氏。巴國的巴,巴氏的巴,篆書中就像畫了一條大蛇。《說文》中解釋「巴」字,也說:「巴,蟲也,或曰,食象蛇;象形」。這些古傳說中的女媧、伏羲,都是蛇身人首。東漢王延壽的《魯靈光殿賦》更直接描述為「伏羲鱗身,女媧蛇軀」。漢代的石刻畫像中,不止一處見到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媧。山東省嘉祥縣武斑祠有石刻畫像,是蛇身的伏羲和女媧交尾圖。

 這些傳說的女媧、伏羲形象,都明顯是古神話時期的形象,起源很古。《楚辭.王逸註》說:「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這裡的「一日七十化」,不必以為說的真是「一日」,至於「七十化」更不必是七十,只形容其變化之多。女媧、伏羲經這麼長久的變化而繁生了現代的人類社會。也許應該把女媧、伏羲理解為一個極古老的民族,因為他們經歷的時間很長很長。一個長久的民族才有可能創造和完成這麼一段歷史。

 女媧、伏羲的傳說,都有很強烈的神話性。在神話中,說補天就補天吧,神話人物可以有各種難以想像的力量。但是,除了神話性,還傳說是伏羲氏畫了八卦,八卦與《易經》,是我們現在仍在談論仍在研究的。這就使我們感覺到我們與遠古的伏羲原來還有這樣一種精神上的聯繫。

 《周易.繫辭》說到包犧氏(伏羲氏)觀察天地客觀環境,掌握規律,因而在多方面有創造,包括始作八卦: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這裡說的「包犧氏之王天下也」的時間,是無法說得具體準確的,那個時間太古了。但就在那樣古的時期,竟然已經出現了能夠「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的八卦符號,這是了不起的。可以想像,那是人類還在懵懂狀態的時候,那時不但尚未有文字,甚至設想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可能只有非常簡單的語言。不過,在那時候,人類(以伏羲氏為代表)就已經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與表達能力。在普通層次方面要求自己能夠分辨與認識世界(以類萬物之情),在較高層次上要求自己能夠概括出客觀事情中蘊藏的道理與規律(以通神明之德),這樣,人類就漸漸有自主能力,有思考能力,成為具有大智慧的「人」了。人與其他動物明顯地區分開來了。

 八卦就是那時期的文字,這種文字符號已經能夠幫助人們思考與表達思考結果。八卦是由簡單的一劃開始的,一劃與分二小段的一劃,表達了人類對周圍世界的一個最基本的概括,就是一切世界的事物可以從分為「陰」與「陽」開始,由此產生無盡的變化。陰與陽是一切事物本身具有的兩面,由此推動了一層層的變化。這也可以說是《易經》的基本思想。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三蘇墓 (2011-08-10) (圖)
古今講台:伏羲與八卦 (2011-08-10)
生活點滴:領著兒子黏知了 (2011-08-10) (圖)
遊蹤:夏日韓國之旅 (2011-08-10) (圖)
來鴻:最美的風景 (2011-08-10)
詩情畫意:參觀中國文字博物館(七律) (2011-08-10)
詩情畫意:曹操高塚隨感(七律) (2011-08-10)
歷史與空間:士子夢劍斬士子 (2011-08-09) (圖)
古典瞬間:細節的神韻 (2011-08-09) (圖)
豆棚閒話:計算方法 (2011-08-09)
亦有可聞:漫說拜匣 (2011-08-09) (圖)
心靈驛站:月下看花 (2011-08-09) (圖)
歷史與空間:早期澳門市政體制及澳日貿易的若干問題 (2011-08-06) (圖)
澳門古代地圖 (2011-08-06) (圖)
來鴻:坐看牽牛織女星 (2011-08-06) (圖)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2011-08-06)
文化觀察:宜家的自助理念 (2011-08-06) (圖)
歷史與空間:「伊蘭孛」——中國滿語「活化石」 (2011-08-03) (圖)
古今講台:女媧.伏羲.人類 (2011-08-03)
來鴻:「矢村警長」,走好! (2011-08-0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