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文化日本和經濟日本對東亞的影響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 日本汽車企業重視獨自的技術,獨自的品牌。 網上圖片

李小禪

 在日本經常可以看到來自港台的哈日族,他們走在東京最著名的流行時裝發源地澀谷、原宿的大街上,除了語言之外,與日本裝扮時髦的少男少女幾乎雷同。更讓日本人刮目相看的是,在日本流行歌曲的最大盛會、可容納14,000人的日本武道館舉行的人氣歌手演唱會上,每場都有一片港台追星族的席地。當然港台人來日旅遊也很盛行,幾乎在每個溫泉勝地都能遇到熱情的港台溫泉愛好者,甚至我到過的幾個著名飯店夜景熱點的限定席位,都遇到過事先跨國預約的港台情侶。

 東亞三國兩區(三國:中日韓;兩區:港台),都把日本經驗當作重要的學習範本。這是因為日本是亞洲第一個實現近代化的國家,日本經驗理所當然被亞洲各國當作學習的榜樣。日本經驗是甚麼呢?細究一下,日本經驗可分為兩個部分:在文化發展方面的經驗,這裡簡稱為「文化日本」,在經濟發展方面的經驗,這裡簡稱「經濟日本」。

 雖說東亞三國兩區都學日本,但學習的方式卻大相逕庭,港台以哈日族為急先鋒,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追隨日本流行服裝、追隨日本的流行歌曲的趨向,屬學習文化日本。可是港台在認真學習文化日本的同時,卻對經濟日本不屑一顧,不學經濟日本;相反韓國認真學習經濟日本,卻不學文化日本,中國內地是對文化日本和經濟日本都學,但都不認真學。

 港台的經濟模式與日本完全不同,日本的經濟經驗是「技術至上,大企業至上」。日本雖也有不少中小企業,但日本的經濟重心是大企業,日本的國民總產值中,大企業約佔80%,中小企業約佔20%。每個大企業為了在市場上保持自己的競爭力,十分重視自己獨自的技術開發,這與日本人傳統的匠人氣質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日本人從小到一塊餡餅,大到一台汽車,都絕對追求廠家獨自的技術,獨自的品牌,不惜投入巨大人力物力開發自己的獨家特色。日本政府也十分推崇這種獨家特色,有很多民間的傳統工藝老人,因為幾十年如一日堅持自己獨特的商品或堅持承繼祖輩商品的特色,被日本政府授予「人間國寶」的美譽,並給予經濟援助。

 港台的經濟經驗是「賺錢至上,中小企業至上」。在港台的國民總產值中,大企業約佔20%,中小企業約佔80%,這與日本正好相反。港台對開發新技術並不熱心,甚麼賺錢就幹甚麼,同樣一個企業,今天做手提包,明天去做電腦,後天又去做醫藥品,這種企業的轉型之快,在日本是不可想像的。港台企業並不著力開發自己的技術特色產品,也不著力開發自己的品牌,而是緊跟世界經濟大潮,甚麼行業賺錢就幹甚麼行業,甚麼東西賺錢就做甚麼東西,即所謂的「短平快」投機型戰略,企業不停地轉型,不停地擠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前沿。港台的經濟經驗,與日本經驗不同,與歐美經驗也不同,可以說是華人特有的經濟智慧吧!

 一海之隔的韓國的情況卻又完全不用。哈日的港台不學日本的經濟經驗,韓國卻一絲不苟地認真學習日本的經濟經驗,甚至可以說是照搬了日本的經濟經驗。日本的經濟經驗是「技術至上,大企業至上」,韓國的大企業約佔國民總產值的70%,中小企業約佔30%,與日本類似。韓國已經誕生出不少世界著名大企業,三星電子、現代汽車、LG電子等,而港台卻沒有一個像三星電子那樣的世界著名大企業。雖說韓國的技術還達不到日本的水平,但韓國在技術方面的開發與投入,與日本不相上下。日韓不僅經濟模式一樣,企業文化也很相似,強調個人對企業的忠誠,強調員工業務的專業化,甚至強調員工為企業奉獻加班等,這種特點港台企業是沒有的,也是不可能有的。

 韓國在100%學習經濟日本的同時,對文化日本又是100%的抵制。在1998年以前,韓國抵制一切日本文化產品,禁演日本電影、電視劇,禁止出售日本的小說、漫畫,也禁止聽日本流行歌曲。直到1998年日本正式對韓國道歉之後,韓國才正式宣佈解禁日本文化產品。記得開天闢地在韓國上映日本第一部電影的日子,是1998年12月5日,正好是12年前啊,上映的片子是北野武自導自演的《花火》。眾所周知,北野武的電影,與他主持的娛樂節目和論客舌戰的實況直播節目完全相反,非常嚴肅、近乎硬派,大多是男人的仁義友情的感人故事片。現在,雖說表面上韓國可以上演任何日本電影,但實際上只要是稍有提到歷史問題的作品,稍有美化日本舊軍人的作品,就被禁演,甚至連美國人拍攝的電影《硫磺島的來信》,因為有美化日本舊軍人的傾向,也被韓國政府禁演。

 與嚴厲排斥文化日本的韓國相比,中國內地對文化日本基本上是開放的。在1978年的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政府禁演美國電影,但日本電影和電視劇卻上演很多,造成中國內地一時間的日本熱。日本流行歌曲也早早登上中國廣播電視的媒體,受到不少中國內地觀眾的喜愛。不過呢,雖說內地人對日本文化有一定的喜愛,卻完全達不到港台那種哈日的癡迷地步。

 中國內地對文化日本有一定的學習,但不認真學。同樣對經濟日本也一直在學,也是不認真學。日本的大企業在研發獨家技術方面,真正做到了不惜血本,當然其回報也是豐厚的。中國只是跟在別人之後做下游製造加工,利潤就少得多。中國的DVD產量佔全球的80%,但實際上國產品牌已經全軍覆沒,大家都在為國外品牌做代工,這是因為如果企業打自己品牌賣DVD,就要交納15美元/台的專利費,而DVD每台利潤只有幾美元,所以中國企業只好給別人做代工。日本的「大企業技術至上」經濟模式,與中國的「小企業賺錢至上」經濟模式有天壤之別。

 韓國雖然只有5,000萬人口,是日本1億2,000萬人口的一半不到,和中國比起來,我們都不好意思了。韓國認真學習日本模式,現在韓國的大企業已經和日本大企業有一拼了,三星電器等甚至在競爭力上超過了日本的索尼和松下的電器公司,可謂後來居上。中國也想學日本的大企業經濟模式,也希望中國搞出日本那樣的著名大企業,國家花重金扶持了不少國有企業,但是結果卻不理想。雖說中國也有了「海爾」等一批大企業,但至今尚沒有一家中國企業能夠達到日本大企業的名氣,更沒有自己獨特的技術和產品。

 中國學經濟日本不成功,我想主要是因為中國人的基本經商思想,說起來就是兩個字「投機」,近些年來,中國靠著投機經商主義橫掃世界,基本上把世界上的低端加工工業都搬到中國來了,中國憑這個也賺了不少錢。不過如果我們不花血本研創屬於自己的高科技品牌,我們永遠只能當世界的加工廠。

相關新聞
百家廊:文化日本和經濟日本對東亞的影響 (2011-08-12) (圖)
翠袖乾坤:私藏的身體 (2011-08-12)
古今談:洋湯賣高價 崇洋做老襯 (2011-08-12)
琴台客聚:馬尾松瘟疫 (2011-08-12)
杜亦有道:牌檔春秋 (2011-08-12)
一網打盡:昨日話今天 (2011-08-12)
記憶後書:希治閣與查布洛 (2011-08-12)
百家廊:鳳仙的指甲(外二章) (2011-08-11) (圖)
翠袖乾坤:誰說戲曲老土? (2011-08-11)
海闊天空:食在阿拉斯加 (2011-08-11)
琴台客聚:據為己有 (2011-08-11)
生活語絲:「機麻」和「三堵」 (2011-08-11)
隨想國:對與把 (2011-08-11)
獨家風景:把幸福收藏 (2011-08-11)
百家廊:海外來人 (2011-08-10) (圖)
翠袖乾坤:謝賢一通電話破謠言 (2011-08-10)
天言知玄:貪心人 (2011-08-10)
琴台客聚:飄來舊上海的歌聲 (2011-08-10) (圖)
杜亦有道:拉麵點滴 (2011-08-10)
隨想國:進與退 (2011-08-1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