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張穎鋒
止戈為武,人夾成俠。
陳可辛打造的最新作品《武俠》,聲言「用武俠改變武俠」,再加上一個當今武功天下第一的甄子丹,真令人引頸以盼。
說實在,我自己是一個武俠迷,無論是武俠小說、電視、電影,甚至漫畫,我都照單全收,漸漸地培養出一套品評武俠作品的自我觀點。這套《武俠》的確沒有令我失望,劇情推進節奏明快、動作設計精彩絕倫,呼吸與觀眾同步。而電影中金城武所飾演的捕快,居然以現代神探式的科學方法去解構武功的真正底蘊更是神來之筆。這個電影故事雖發生於古代,但沒有交代確切的時代背景,而當中人物的思維觀念卻很時髦,不期然令我想起《笑傲江湖》,妙筆生花處實是異曲同工。
可惜的是描畫人性部分還是差之毫厘:甄子丹身為悍匪集團72地煞的二當家唐龍,因一次屠殺滅門行動後心感內疚而金盤洗手,偶然邂逅失婚婦人湯唯,最後還和她避世隱居,這個舉動的心路歷程沒有描繪清楚,只蜻蜓點水輕輕帶過,不足以令人信服一個殺人如麻的冷血兇徒,會突然良心發現大發慈悲地決心放下屠刀。而金城武的人格分裂也極為兒戲,他劇中那些思想角力實在是為做戲而做戲。如此這般就是典型的港產電影經常「感染」的弊病,亦是港產電影與外語電影的最大分野,更是影響本地電影創作的最嚴重致命傷。
難道這些就是陳大導演心中的「俠」?「俠」中有三個人,正正就說明了人是群體動物,兩個人挾於大字之下是普羅大眾、一人超然物外以德服人是之為「俠」,那個人為何可與眾不同,就有大做文章的可能性存在。寫武俠小說及電影劇本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如我寫《西遊記》,原著中那些法術將會變成硬橋硬馬的武功,孫悟空固然是武功絕頂,但最後出手將邪派第一高手打敗那人,將會是一直深藏不露的文質彬彬師父唐僧。當然描述血肉人性絕對是第一位的,天馬行空的想像空間留待劇情推展上才大派用場。
當然我沒有「用武俠改變武俠」的鴻鵠之志與緯地之才,但如出一轍的思維概念也是「止戈為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