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絲
友人王君,生性開朗,語無遮攔,喜歡開玩笑,在各種場合都是活躍分子,但是,他的玩笑也令不少人感到頭疼不已。因為王君開的玩笑,經常沒輕沒重,很少考慮到他人的感受,也不管對方是否接受得了,時常弄得別人十分尷尬。只不過大家出於禮貌和友情,不好意思當場發作。久而久之,王君以為自己的玩笑很受歡迎,大家對此並不排斥,便愈發得意,玩笑程度也是變本加厲。
另一位朋友吳君,是個一根腸子通到底的老實人,不懂得許多曲裡拐彎的事情,常被王君作為開玩笑的對象。吳君的妻子,人漂亮大方,很有人緣,與之相比,吳君不論外貌還是性格上,都頗有不如,故難免有些自卑心理。王君就是緊抓住這一點,一而再地開吳君的玩笑。他經常打電話到吳君的家裡,只要是吳君接電話,他就會逼緊喉嚨,裝出陌生人的聲音,點名要找吳君的妻子。
老實巴交的吳君,哪裡知道這只是一個玩笑?如此無數次之後,吳君終於爆發了,責怪妻子不該在外面勾三搭四,要不然怎麼會經常有陌生男人打電話來找。吳君的妻子面對無端指責,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根本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自然是很不服氣,夫妻倆經常為此而吵鬧。後來事態不斷被擴大,吳君夫妻鬧到將近要離婚的時候,王君這才發覺不對勁,趕緊站出來道清了實情。感覺被戲耍了的吳君夫妻,一怒之下將王君告上了法庭,認為正是王君所開的無聊玩笑,才導致了今日的局面,所以王君應當承擔相關的責任。多年的朋友也為此反目成仇。
開玩笑是一種交際的藝術,有助於縮短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營造出一種和樂融洽的對話環境。只不過,凡事都要有節度,開玩笑也應當保持在可控制的範圍內,如若不然,就會引發矛盾和事端。
清人薛福成的《庸庵筆記》裡載有一事:清咸豐年間,某縣有家藥店,老闆的兒子年方六歲,常與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在一起嬉戲。某日,男童讓女童陪他出門玩,女童不肯,男童就開玩笑地威脅道:「如果不去,就殺了你!」女童為了應和,把頭伸到藥店剖切藥材的鍘刀下面,說:「請你來殺我!」沒想到藥店的夥計鍘完藥材後,並未把鍘刀放置妥帖,刀片沒有被安置在底槽上,經人觸碰,重達百斤的刀片頓然從上落下,把女童鍘成了兩段,當場喪命。本來只是一個小小的玩笑,結果沒有把握住度,遂演變成為了一幕人間慘劇。
生活中如果沒有玩笑的調劑,將會是刻板而僵硬的,適當的玩笑,猶如一副潤滑劑,可以調節氣氛和情調,讓人感到輕鬆自然。但是,也要充分考慮到開玩笑的對象和內容,懂得尊重他人,把握好度,玩笑才會真正的有趣和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