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國際金融產品部執行董事雷裕武
目前我們身處的社會正面對通貨膨脹的威脅(即如快餐店的價格也持續向上調整),儲蓄利率又遠追不上通脹的速度,因此,為人父母者,讓孩子及早掌握投資的概念和市場運作,看似是大勢所趨。
投資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進程,家長們要以身作則,引導孩子透過對市場走勢和投資項目的認識,慢慢地學習和掌握。當然,不同孩子的年紀以及市場觸覺和領悟能力也有不同,一般並沒有什麼捷徑或靈藥,總需要時間研究和浸淫。家長切忌揠苗助長,只看重如何賺快錢而忽略背後風險,若孩子「不幸地」把觀念牢固,結果或會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
不應有急於求成心態
然而,不少家長普遍面對的問題是,自己對投資也一竅不通,要教導孩子便顯得有心無力,也不知從何入手。然而,筆者發現更大的問題是,家長不但沒有作好教育工作,還不知不覺地向下一代灌輸本身的錯誤投資態度;例如,近年市場掀起抽新股熱,不少對投資一竅不通的成年人也來湊熱鬧,視為不定期的「大抽獎」,他們對上市公司的業務和財務狀況一無所知,更沒有中長線持貨投資的心理預備,一般只打算在上市日即時沽出獲利。更甚者,不少人甚至會動員所有家人的身份入票,以增加中籤的機會,這一切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投機」做法看在孩子眼中,與正確的投資理念完全背道而馳。
投資也是一場論及風險和回報的遊戲,風險跟回報就如雙生兒,關係非常密切。想要賺取高回報,就要願意承擔高風險,即面對虧本的可能。相反,若純粹追求穩健投資,可首先考慮低風險產品,在保本之餘也有小量回報。
舉例來說,市場上有不少提供槓桿效應的高風險投資產品,如期指或認股證,只要看中短期方向,回報有望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同樣地,其中涉及的投資風險也不低,投資者必須對後市走勢和產品特性透徹掌握,缺一不可,否則要承擔的後果並非一般投資新手所能承擔的。
經過金融海嘯的洗禮及「迷債」的蹂躪,不少市民為求安心,只將積蓄全數放入銀行作定存,寧收取不足1厘的年息,也不願涉足投資市場。值得一提,銀行「存款」本身也可視為一項投資,既有回報,也有風險,就是存款人要承擔銀行倒閉的可能性(註:目前政府提供百分百《存款保障計劃》,這風險得以轉移)。其實,當市民選擇把錢放入銀行定存,其實也間接選定這低風險低回報的選擇,而放棄其他可行的投資項目,這正是經濟學上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若家長屬投資新手,對投資概念認識不多,筆者建議他們應多看報章的財經版,留意財經新聞或相關評論,甚至參加一些投資講座或參考投資書籍,從中耳濡目染地慢慢對金融市場運作有初步認識,切忌人云亦云,純粹依靠消息入市炒作賺快錢。
話說回來,雖然筆者鼓勵孩子及早學習及掌握投資的概念和市場運作,但也要強調,金融市場日益複雜及瞬息萬變,以恆生指數為例,在本月初短短7個交易日累跌逾3,900點,幅度之大令人咋舌,加上投資產品種類繁多,風險特性各異,家長在入市前宜多做功課及分析,並了解自己的風險承擔程度,相信對日後捕捉市場投資機會更能得心應手。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