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今講台:太陽公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9-14]     我要評論

吳羊璧

 中國人在宗教信仰方面相當自由,沒有多大壓力。中國沒有統一的宗教,你愛信甚麼教就信甚麼教。但是在這信教自由的氣氛中,人們卻又愛拜神。

 拜神,也不一定是拜同樣的尊神,滿天神佛,敬拜就是了。所以有人說中國人的宗教是多神教。

 手頭有一本日本人窪德忠著的《道教諸神》,這位作者對中國的民間敬神活動下了一番功夫,集中了許多資料,像彭祖、八仙、玄天上帝等等都有,頗有趣味。

 這本書末附有《神明一覽表》,看了一遍,頗為意外。玉皇上帝、神農大帝等等大神固然有(還附有民間的俗稱。例如玉皇大帝稱「天公」、神農大帝稱「先帝爺」),黃帝(軒轅氏)、北斗星君、司命真君(灶君公)等等,都是大神。「土地公」是福德正神。如果都敬拜,一年到頭真的忙不過來。

 三月十九日,是「太陽公」生日,這本書注為「太陽星君」。

 一見「太陽公」,我的興趣來了。我小時見母親每年到了這日子就拜太陽公公。拜祭的方式與拜祖先拜神都不同,不是在屋裡向神位拜祭,而是在大太陽下,端上一盆祭品(簡單的肉、魚,聊表心意),在露天,找了個較好的位置,然後向天拱手拜祭,「儀式」簡單,這是每年這日必做的事。

 我問過為甚麼拜祭太陽公公,母親說這是太陽公公的生日。更多的,她也說不出來了。

 後來,從歷史知識中才知道了。原來,三月十九這一天,是明朝最後一個皇帝的死日。民間紀念明朝(也可說是對滿清入主中華的抗拒),就把這一天說成是太陽公公的生日,年年此日拜祭,拜的其實就是崇禎皇帝。

 崇禎的對頭是農民起義者李自成、張獻忠。

 歷代王朝的更換,都是由於農民起義。中國老百姓真實是很好對付的,生活過得去就行了。但明朝這時候已十分腐敗,又遇荒年,農民處處起義。

 崇禎是明朝最後的一個皇帝,「亡國之君」。但他有一句話廣為人知,當李自成兵臨京城的時候,他召閣臣商議對策,沒有一個人能出主意,他這時嘆道:「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就在這時候,他可能已經想到要面對上吊的下場了。

 明朝宦官為患,很不安定。崇禎做皇帝的時候,天下已經很亂,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在各地紛紛起義,聲勢浩大。崇禎八年,各地的起義農民軍十三家、七十二營,在河南滎陽聚會,本來分散作戰的起義軍至此協同作戰。崇禎帝安排各路軍為「十面網」,對起義軍進行圍剿,這時他的詔書中有一句話:「暫累吾民一年。」這句話,說明他心中有著對老百姓的關心。崇禎的軍隊一度勝利,農民軍退入山區。但是這時清兵見有機可乘,已經大舉進入長城,分路南下,崇禎朝廷沒有法子應付內外的進軍,李自成又提出「迎闖王不納糧」為口號,各地饑民紛紛投入。朱明皇朝到了絕境。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五日,農民軍已進北京。十九日,城破,崇禎帝在萬壽山上吊,遺書說:「朕死,無面目見祖宗地下……任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他是一個比較想有作為的皇帝,但就這樣上吊了。百姓以「太陽公公」來紀念他,因為他還是一個不太壞的皇帝。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示 範 (2011-09-14) (圖)
古今講台:太陽公公 (2011-09-14)
豆棚閒話:讀書以致用 (2011-09-14)
生活點滴:去海南看那藍藍的海 (2011-09-14) (圖)
心靈驛站:隱 居 (2011-09-14) (圖)
歷史與空間:董小宛魂歸何處(下) (2011-09-13) (圖)
人文世相:啟蒙的當代意義 (2011-09-13)
心靈驛站:愛情的遊牧民族 (2011-09-13) (圖)
詞話詩說:下流 (2011-09-13)
賀中秋.七律 (2011-09-13)
歷史與空間:揭開深宮神秘面紗──清代皇帝一天的生活 (2011-09-11) (圖)
坤寧宮東暖閣 (2011-09-11) (圖)
文化觀察:相信愛情,但不相信結局 (2011-09-11) (圖)
文藝天地•浮城誌:地鐵裡的母與子 (2011-09-11)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在首日的日安 (2011-09-11)
文藝天地•短載:我們這些山上來的人(十一) (2011-09-11)
歷史與空間:董小宛魂歸何處(上) (2011-09-07) (圖)
古今講台:堯舜時的農業 (2011-09-07)
開卷有益:現代愛情故事的陰冷氣息 (2011-09-07) (圖)
豆棚閒話:不動,則肉身不痛 (2011-09-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