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795年荷蘭代表團訪問中國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曾麗雯
今年七月,筆者於浸會大學所舉行的《第四屆海峽兩岸四地翻譯與跨文化交流研討會》上,發表了一篇有關荷蘭翻譯話語研究的論文。主要內容是看荷蘭人在十六到十九世紀如何翻譯中國文化、對相關翻譯有甚麼要求及其譯者是否有資格等議題作重點討論。
在這裡分享那篇論文中某些有趣的觀點。幾百年前,荷蘭人若想了解中國文化,主要途徑是閱讀相關遊記及中國文學,其中有些是由外語(包括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譯成荷文。那時候的荷蘭還沒建立起漢學院,也沒有甚麼到東方傳教的歷史,只有海外貿易和殖民地的歷史。當時因為貿易的關係,荷蘭人對東方有一定的興趣,因此有不少書出版。在此,從幾百本作品中抽出幾個例子來看當時的荷蘭人對中國的印象如何,有正面、有負面;有表示驚嘆的,也有歧視鄙視的。
達克.龐帕(Dirck Gerritszoon Pomp)(1544-1608年)是一般認知為最早到中國的荷蘭人,因此,他的外號是達克.中國(Dirck China)。他是航海家和探險家,他在1566年至1590年間至少曾到訪中國兩次。1592年出版的《航海的財寶》(Tresoorder Zeevaart)一書中,收錄了龐帕介紹中國的一段描述:「中國人很好,此國富有黃金、寶石、絲綢、珍珠、樟腦、水銀、大黃、金色線、麝香等等,應有盡有,產量之多可以載滿六百噸的貨艙。(居民)都愛留指甲,除非要用槍。此國的人民很愛吃,甚麼都吃,包括任何野禽或動物,但最愛吃狗肉。他們的酒是用米釀成的。他們很聰明,觸覺敏銳、做事靈活。」龐帕在描述中國人時,是心存新奇和驚訝。這些描述跟記載對有意到訪中國的荷蘭人非常有用。據說,另一位荷蘭商人林蘇豪頓(Jan Huygenvan Linschoten)(1563-1611年)在1598年出版的《東印度之行》(Itinerario)也引用了龐帕的資料。
繼後的另一部早期的作品是1675年由彼得.范.霍恩(Pietervan Hoorn)(1619-1682年)出版的《論語》的荷譯摘錄。范.霍恩是荷蘭使節,在他訪問中國的期間,有人送了他一本《論語》的拉丁文譯本,隨後范.霍恩把它翻譯成荷蘭文。范.霍恩在前言說:「我發現孔子的『德』寫得比歐洲任何作家都更好更清楚。」范.霍恩更把荷譯本奉獻給他妻子和子女,書中提到:「親愛的太太和孩子,這本書是我從中國帶來的一份美好禮物,書中句句金石良言,若你能有所領會,它比中國其他寶物來得更有價值和珍貴,也會終身受用。」范.霍恩很欣賞《論語》的內容和價值。這本翻譯本算是最早的「文學翻譯」,雖然很難確定十七世紀荷蘭讀者的反應如何,但對翻譯歷史來講實是意義非凡。後來,在1862年才有譯者出版《四書》的荷譯本,但這版本仍舊是由其他歐洲語言轉譯成荷蘭文。漢學院於十九世紀末建立後,才陸續培育出對華文和其文化背景有一定基礎的學者。他們把中文直譯成荷蘭文,《論語》的直譯本就是在1896年出版。
基於法國漢學家高迪愛(Henri Cordier)(1849-1925年)編著的《西人漢學書目》統計,二十世紀以前,在荷蘭有關中國的書最多是在十七世紀出版。除了印刷業發展的原因外,主要是荷蘭人在東方貿易及發展越來越頻繁,並佔領不少殖民地,帝國主義日益強盛。對此,在當時有關中國的遊記裡可見一斑,也看出一些端倪,不難發現荷蘭人由欣賞中國變成展示帝國主義的優越感。比如說十八世紀的安德烈.埃費拉特.范.罷覽(Andreas Everardusvan Braam Houckgeest)(1739-1801年),他是荷蘭東印度公司(1790—1795年)的駐廣州大班,於1794年任荷蘭使節團副團長並於同年到中國進行訪問。在1797年出版的《北京之行:1794年和179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駐中華帝國朝廷使節紀實》裡,范.罷覽如此描寫中國人:「我必須記下。一般來說,廣東人是較有文化的中國人,因為他們跟歐洲人的來往是最長久的,這是他們同胞所缺乏的。不過只以廣東為界線,因為那裡的人比中國其他地方的人更有學問、才智及有文化。相反,本來以為在北京可能會遇到比別處更有禮貌的中國人,卻發現他們的行為像韃靼人般野蠻。」范.罷覽的看法帶有歐洲中心主義的偏見。雖然他承認這只是他個人的感想,但當時不少到東方的西方人都有這種優越感。
在1844年出版的《大明正德皇帝遊江南傳》荷譯本,是由英語譯成荷文。出版後有位荷蘭評論家寫了書評,他介紹這本書時引用譯者的話:「在中國文學的浪漫主義還在初期階段,遠遠落後於歐洲。」再加上評論家自己的看法:「因為讀者很可能沒有能耐去體會中國小說之美,所以我看這本書只適合唸中文的學生。」他認為荷蘭讀者不會接受這種落後於歐洲的文學作品,而這種故事只有學生可能會感興趣。這個現象是文學理論家薩伊德(Edward W. Said)(1935-2003年)所提出的「東方主義」:因受歐洲十八及十九世紀帝國主義所影響,故西方人對中國或東方人有偏見。簡單而言,前述的小說類型不符合對原有的東方看法,荷蘭人便無法接受。
雖然以上的資料和引文只是歷史的一小部分。不過從這些介紹中國的資料當中,還是可以隱約了解當時中國人在荷蘭人眼中是如何的。到後來在1875年荷蘭終於建立了漢學院。從那時起,荷蘭學生開始有系統的學習漢語,也有機會到中國學習方言和吸收中國事物,因此有一定的基礎去了解中國文化。從那時開始了另一個新階段,有新的翻譯作品出現,重新塑造荷蘭人眼中的中國。
(本文及圖片由城大中國文化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