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于丹的講座常常爆滿。
2006年,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讓世人看到了一個心懷高古、傳道解惑的「國民教師」于丹,她以通俗的方式向世人講解中國儒道思想的智慧與精髓,將燦若星辰的傳統文化播種在大洋彼岸,激起了海內外億萬人誦讀國學經典的熱情。近日,本報專訪內地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于丹,在她看來,多元文化的交融應注重對彼此的尊重,最好的認同方式並非聲色俱厲的說服,而是得心應手的從容。 ■香港文匯報記者凱雷、李茜婷、王曉雪 北京報道
于丹對《論語》、《莊子》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個性化解讀,生動為要,童叟喜之,使得經典從高閣之上回歸人間,引發無數心靈的觸動,使經典穿越時空的塵埃,喚醒今人迷失的心靈,激活了海內外華人所共有的文化基因,她也因而成為復興國學的楷模,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于丹指出,世界文化發展至今更多的是呈現差異、完成溝通,生成一個有差異但卻相互尊重的「新文明生態」。她認為,每一種文明在漫長的形成歷史中,都帶有強烈的民族文化背景和信仰背景,中國文化的海外推廣亦應蘊藏博大精深的「東方智慧」,要引起西方世界的興趣,從一種好奇變成一種逐步的了解,從一種誤解到心服口服的認同。
國外演講 變身回答者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華夏民族迎來了新時期的文化復興。時至今日,儒道思想已不僅在中國被奉為千年經典,西方世界亦在與中國的交往中汲取「東方智慧」的滋養。近年來,于丹身懷這種「東方智慧」,自信、從容地輾轉在各大電視台、穿梭於世界各地,一路跋山涉水遠赴韓國、美國、日本、德國、法國……數百場演講、圖書交流會,讓于丹在講授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逐漸感受到文化的交流要心平氣和、以柔克剛。她表示,文化交流的基礎是互相了解,對外傳播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有效傳播。于丹說,在國外推廣中國文化時,她會讓自己由演講者變成回答者,「外國人針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提問,我再結合實際生活和中國傳統文化來進行解答,這就是我在國外進行文化推廣的方式。」
如今,我們看見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拿起毛筆,學習中國的書法,聽見身邊的外國人不再說「Excuse me」,而是「對不起」,看見路上的「洋人」不再穿挺拔的風衣,而是優雅的唐裝。于丹說,雖然中國的傳統文化得到了許多外國人士的喜愛,但是離真正理解還需要很長時間。她說,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都並非一成不變的「搬」出老祖宗的「規矩」,而應是與時俱進,「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于丹向記者表示,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文明特質,不同的民族土壤滋養出不同的藝術形式,每個中國公民都應多看、多想。
提倡中外民間文化交流
于丹曾經不止一次參加中美文化交流活動做主題演講。在演講中她向在場聽眾傳遞了中國文化中的淡泊從容的思想,並強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不僅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中國文化的全球範圍傳播可以幫助我們去解決共同遇到的迷惑。美國國會議員Al Green曾經向于丹頒發感謝信和弘揚中華文化的獎狀,稱讚其「為傳播人類文明做出突出貢獻」。于丹曾經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進行了不同文明和中西文化差異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她亦提到文化在外交中的重要作用,呼籲用心平氣和的心態面對各國文化的差異並建立合作。
經濟的開放、思想觀念的轉變都讓中國日益成為活躍在世界文化舞台的「佼佼者」。然而,于丹指出,現在中國與外國的有效交流卻日漸減少。「文化的交流與推廣不僅僅是國家行為,更是一種民間行為,我們可以用民間行為交流彼此的生活方式,從而溝通文化態度。」
于丹說,她曾在北京的南鑼鼓巷看見一個叫做「麵對麵」的活動。狹長、古老的胡同兩邊分別擺著noodle(中式麵條)和pasta(意大利麵),兩國各顯神通上演「麵條戰」:你煮麵,我拉麵,你做醬料,我炒配菜。人們看得不亦樂乎,吃得滿意而歸。「我覺得這就是很好的文化交流,沒有演講、沒有灌輸,有的只是各國『愛麵人士』相見甚歡地交談,他們享受著彼此文化下的美食,漸漸懂得亞平寧半島上的人和亞洲大陸上的人原來有著共同的愛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