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龍聲飛揚:新居屋應肯定 兩項德政可讚揚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14]     我要評論

龍子明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創會主席

 特首曾蔭權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標題是「繼往開來」,顯示政府絕非安於守成、安於現狀,而是積極回應社會訴求,為未來發展鋪路。報告的重點包括新居屋計劃,以及動用逾130億元作紓困、推動環保、就業、教育、助港企開拓內地市場等措施,體現了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是使香港市民分享繁榮成果,改善生活,安居樂業。其中,新居屋計劃應充分肯定,「廣東計劃」和「2元計劃」兩項德政更值得讚揚。

 房屋是市民對施政報告最關心的課題,特首曾蔭權今次沒有叫市民失望,宣布重新交託房屋委員會恢復建設居屋,並對新居屋計劃作出新的構思。新居屋與舊居屋有兩大分別,一是設「退市機制」,二是「轉售補價封頂」;在退市機制之下,當私樓價跌至合理負擔水平,以及有一定數量中小型單位供應時,政府將停售居屋;新居屋計劃把一手業主享用的折扣定性為「貸款」,日後售樓「還款」就不必與市價掛u,可促進居屋流轉。

新居屋計劃具有前瞻性

 這顯示新居屋計劃具有前瞻性。由於環球經濟前景不明,金融動盪持續,股市和樓市隱憂深藏,新居屋計劃在幫助夾心階層家庭置業的同時,亦顧及保持樓市穩定。新居屋售價與購買者的收入掛u,這一向是當年房委會訂定居屋售價時最重要考慮之一。居屋可建可停,汲取了過去樓市飆升或樓市劇跌時,房屋政策缺乏靈活性的教訓。居屋政策明朗化,也有助本港樓市健康發展。

 有輿論認為,新居屋設定退市機制,客觀效果有托市之嫌。這種觀點值得商榷。回顧歷史,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香港樓市隨之暴瀉。直至2002年金融風暴的「餘威」未消退,香港在持續通縮、周邊因素不明朗及房屋供過於求的情況下,私人住宅樓宇的淨資產值急速下滑,不少業主的物業變為「負資產」。為了避免樓市崩潰,2002年當時的房屋及規劃地政局提出9招「救市方案」,當中包括2003年起無限期停售及停建居屋。總結經驗教訓有兩點:2003年起才停售及停建居屋,其退市太遲;而由於當時特區政府及商界反應過敏,「無限期」停止了一系列措施,未能保持土地及樓宇的穩定供應,又助長了過去兩年樓價飆升逾7成,導致不合條件入住公屋而又買不起私樓的夾心階層家庭,其負擔能力與目前的房價和租金嚴重脫節。

 比較起來,新居屋可建可停非常靈活,當私樓價跌至市民合理負擔水平時即停售居屋,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當私樓的實用面積呎價低過4000元(建築面積呎價約3200元),便不會推售居屋,這相當合理。比較起來,樓市大跌比樓市上升對香港整體經濟的破壞力更大,引發的民怨更深。新居屋退市機制在樓市跌至一定水平時,即發揮托市功能,有助穩定私人樓市,這不但不應指責,反而值得充分肯定。

需謹慎擺平新舊居屋的利益差異

 有輿論認為,新居屋和優化置安心計劃以升值盡歸業主為誘因,鼓動業主賣樓套現再買樓,對香港社會是好是壞,值得深入探討。實際上,原來的一手居屋業主以折扣價買樓,出售或出租時,必須向房屋委員會補回當年享有的折扣優惠,是以現行市價來計算。由於補地價金額龐大,導致居屋流轉不暢。新居屋和優化置安心計劃促進居屋流轉,有助整體樓市發展,資源亦得以善用。當然,政府需要謹慎擺平新舊居屋出現的利益差異及各方面的矛盾,在推出「新居屋」的新補地價政策後,房委會應認真檢討,要顧及對現有居屋業主的公平性,研究將新補地價政策是否延伸至現時約逾25萬個居屋單位,以確保新居屋計劃能夠順利落實。

兩項德政增添關懷長者的溫馨

 施政報告遍及多個市民關心的議題,涵蓋了安老、教育、公共醫療、環保、經濟發展等問題,提出的措施針對性強,有的放矢,全是針對本港當前社會矛盾而發。以人口老化問題為例,政府提出了放寬回廣東養老津貼的限制、資助長者乘搭交通工具的「2元優惠計劃」,這是兩項值得讚揚的德政。「廣東計劃」使移居廣東的長者可以在當地領取高齡津貼,毋須舟車勞頓奔波返港。這個問題過去多年來拖延不決,原因是存在許多技術性難題,這次終於解決,關鍵還是政府有決心,計劃應逐漸擴大到內地其他省市。長者「2元優惠計劃」,給本港邁入老年化的社會增添了關懷長者的一抹溫馨,但計劃不應局限於本港長者,也應惠及內地及海外來港長者。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無可質疑的普世價值,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應該有這樣的文明風範。

把握發展機遇 善用挺港政策

 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表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版圖正在改變,香港要保持全球競爭力,必須把握新的發展機遇,背靠祖國,面向國際。施政報告宣布多項發展經濟措施,建議支持香港企業拓展內地市場,撥款10億元設立專項基金,鼓勵企業朝高增值方向發展,並結合本地設計的優勢發展品牌。當局會爭取在今年年底前簽訂CEPA第8份補充協議。為配合國家「十二五」規劃,將發展西部、成渝經濟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提升至區域發展的重點戰略定位。

 在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方面,施政報告提出會加強人民幣資金的使用和循環機制,包括推動銀行發展覆蓋全球的人民幣業務網絡,並進一步拓展銀行貸款、債券及股票發行的人民幣融資業務,以及爭取進一步擴大證券投資安排。這些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與「十二五」規劃以及李克強副總理訪港宣布的一系列「挺港」政策密切配合,有利香港抵禦歐美債務危機和環球經濟衰退帶來的衝擊,有利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保持香港經濟穩定發展。

 曾蔭權說,香港回歸以來雖面對不少嚴峻挑戰,但中央政府推出多項措施,使香港得以在穩步發展之餘,還能發揮獨特優勢貢獻國家。他代表香港,向中央政府的無私幫助與支持表示衷心感謝。這充分表達了港人的心聲。

相關新聞
大建公屋 惠及基層 (2011-10-14)
龍聲飛揚:新居屋應肯定 兩項德政可讚揚 (2011-10-14)
民主黨割席能劃清界線麼? (2011-10-14)
西方走廊:歐美貨幣戰催化經濟蕭條 (2011-10-14)
縱論香港:施政報告資助房屋政策有四大亮點 (2011-10-13)
質問大狀黨成功爭取了什麼? (2011-10-13)
《施政報告》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2011-10-13)
為理明言:完善強積金制度及擴大勞工法例保障 (2011-10-13)
「佔領華爾街運動」的背景與影響 (2011-10-13)
孫中山三渡台灣 矢志祖國統一 (2011-10-13)
公民黨恫嚇市民 全因作賊心虛 (2011-10-12)
區議會選舉回歸民生議題 (2011-10-12)
世紀風雲:崛起期中國應重視思想成熟 (2011-10-12)
公民黨自私虛偽 禍港殃民 (2011-10-12)
「新居屋」要有新思維 (2011-10-12)
來論:公民黨的「法律恫嚇」是更險惡的政治暴力 (2011-10-12)
廿四味:公民黨南區霸位夢碎 (2011-10-12)
縱論香港:禍港連擲兩彈 訟棍豈能撇清 (2011-10-11)
廿四味:醜聞頻生選情吃緊 民陣遊行黔驢技窮 (2011-10-11)
全民痛打落水狗公民黨 (2011-10-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