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孫中山三渡台灣 矢志祖國統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13]     我要評論

曾一士 台灣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兼孫中山研究中心主任

 中山先生畢生致力國民革命40年,其革命精神似可匯歸為「堅持人文關懷的和平奮鬥精神」。在其堅持奮鬥的過程當中,大致可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要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第二個階段則是當他殫精竭慮所建立的「民國」失去原初民主精神本懷的時候,他要再奮起「護法」。所以他一輩子都在奮鬥不懈,一輩子都在追求實現他的政治理想,展現一個知識分子對人文關懷爭取不懈、堅持奮鬥的精神風範。

 中山先生和台灣由於革命互動導引出百年來的深厚影響,歷史上他確曾三次渡海來台。台灣在現代化發展的歷程上,無論在民族、民權、民生三方面都確確實實受到中山先生的精神感召影響而得到幫助提升,因而造就了歷史美談。

三次渡台將台灣與中國革命聯成一體

 (一)第一次渡台(1900年9月28日至11月10日)

 中山先生於1900年(清光緒26年)9月24日,化名吳仲,從日本神戶搭「台南丸」經馬關赴台。同行者有清藤幸七郎、宮崎寅藏、內田良平、平岡浩太郎、平山周、尾崎行昌等人。28日抵基隆,與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會晤,並在台北新起町(現為長沙街)設立革命總司令部指揮所,在此策劃惠州起義。惠州之役失敗,中山先生乃於11月10日仍化名「吳仲」,乘「橫濱丸」自基隆赴日,台灣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同行。中山先生在台前後停留44天,曾與楊心如、吳文秀等人會面。此時,日本政府正嚴密監視並密令干預中山先生在台「任何行動」,茲舉日本政府已解密之官方文書當時日台間兩份往返密電為證:

 暗電:孫逸仙已於本日抵達台灣,另有清國人六人,本邦人三人,由廣東前來,與之會合。彼等行蹤正嚴密監視中。詳情請見書面報告。(明治三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呈日本內務總務長官電)

 秘電:孫逸仙之任何行動,請即監視並干預。凡本邦人對之給予資助者,應視同妨礙外交事務,嚴格取締。(明治三十三年九月二十九日日本內務總務長官致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電。本電經日本內務省、外務省協商決定後發出)

 (二)第二次渡台(1913年8月5日)

 民國2年(1913年)討袁失敗後,8月5日中山先生化名王康賢,與胡漢民等隨員2人,自福州搭乘「撫順丸」於上午6時抵達基隆,由台灣總督府派員接待前往台北御成町梅屋敷。中山先生身著黑色洋服,日人護衛村田省藏隨行,進入梅屋敷略事休息,由屋主大和宗吉及其弟藤井悟一郎接待用餐,由於日人嚴密監控並催促盡速離台,致使中山先生在台停留時間短暫,此行僅能私會楊心如、翁俊明等少數幾位同志。當日下午4時,中山先生仍化名王康賢,改乘「信濃丸」前往神戶。

 (三)第三次渡台(1918年6月7日)

 民國7年(1918年)6月,中山先生辭去護法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職後,由廣州搭船經過汕頭,再轉乘「天草丸」於7日下午4時抵達基隆,胡漢民、戴季陶隨行,目的是想和台灣同胞見面,發表意見,宣傳主義,以喚起民族意識,但遭台灣總督府蓄意阻撓,防止中山先生和台灣同胞見面,台灣官憲只派員到船中接待,中山先生遂於抵台僅一小時後(即當日下午5時)便改乘「信濃丸」前往日本神戶,仍由胡漢民、戴季陶隨行。

中山精神與台灣

 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40年,與台灣關係淵源深厚。先觀其革命思想淵源,中山先生自幼喜聽洪門天地會(對內稱洪門、對外稱天地會)的故事,深受洪門革命思想的啟發,他在《孫文學說》上說「洪門者,創設於明朝遺老,起於康熙時代,……乃欲以民族主義之根苗流傳後代,故以反清復明之宗旨結為團體,以待後起者可藉為資助也,此殆洪門創立之本意也」,又在民族主義演講中稱讚天地會的眼光遠大、思想透徹、觀察清楚、組織巧妙,根據學者考據研究,洪門天地會組織的發祥地即在台灣,蓋由鄭成功與其部將陳永華(鄭成功之子鄭經治台期間的軍師)之「拜盟」方式演化而來(鄭成功化身為大哥萬雲龍、陳永華化身為二哥陳近南),「革命」一詞亦為洪門天地會所提出,故由此角度言之,可以說台灣是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源起之地。

 再觀其革命動力來源,清廷戰敗,是促成中山先生迅速組織革命團體、採取革命行動的最早動力來源。1894年(清光緒20年)11月,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敗象已顯,中山先生見國事危殆,決心走向革命,遠赴檀香山創立「興中會」,次年《馬關條約》簽訂,確定割讓台灣,中山先生即將興中會總會移設於香港,以利革命行動,他當時念茲在茲的革命志業,就是要救亡圖存,以「振興中華」並「收復台灣」(一說為「恢復台灣,鞏固中華」)。1895年10月日本接管全台,中山先生即同時在廣州發動第一次起義。興中會的第一個分會在1895年成立於日本橫濱,第二個分會就在台北成立,是由陳少白於1897年赴台,經楊心如協助,爭取到吳文秀、容祺年等台灣同胞支持,成立興中會台灣分會,正式在台建立革命據點,為中山先生將台灣與中國革命運動聯成一體,作了鋪路準備。

 1912年元旦,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即向中外記者宣示:「中國如不能收復台灣,即無法立於大地之上」,並於開國典禮之後,接見曾參與三二九黃花崗之役的台灣志士羅福星,明確保證「台灣一定要收復」,羅福星大受鼓舞,返台組織革命支部,積極鼓吹革命。

(本文由曾一士先生所著《中山先生三渡台灣——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一文撮要而成)

相關新聞
縱論香港:施政報告資助房屋政策有四大亮點 (2011-10-13)
質問大狀黨成功爭取了什麼? (2011-10-13)
《施政報告》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2011-10-13)
為理明言:完善強積金制度及擴大勞工法例保障 (2011-10-13)
「佔領華爾街運動」的背景與影響 (2011-10-13)
孫中山三渡台灣 矢志祖國統一 (2011-10-13)
公民黨恫嚇市民 全因作賊心虛 (2011-10-12)
區議會選舉回歸民生議題 (2011-10-12)
世紀風雲:崛起期中國應重視思想成熟 (2011-10-12)
公民黨自私虛偽 禍港殃民 (2011-10-12)
「新居屋」要有新思維 (2011-10-12)
來論:公民黨的「法律恫嚇」是更險惡的政治暴力 (2011-10-12)
廿四味:公民黨南區霸位夢碎 (2011-10-12)
縱論香港:禍港連擲兩彈 訟棍豈能撇清 (2011-10-11)
廿四味:醜聞頻生選情吃緊 民陣遊行黔驢技窮 (2011-10-11)
全民痛打落水狗公民黨 (2011-10-11)
建設「文化強國」關係民族復興 (2011-10-11)
梁家傑拖死公民黨 (2011-10-11)
政經多面體:「佔領華爾街」能否改變金融市場賭場化 (2011-10-11)
由語文引發的雙重不公平競爭 (2011-10-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