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頌雄 蝸居部落召集人
港澳辦主任王光亞6月中訪港時,語重心長地表示,居民住屋問題解決不好會引發政治問題,特首及特區高官們立即對復建居屋及樓市問題轉口風。幾個月後,特首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宣佈在即傳來好消息。特首首次承認房屋政策有失誤是導致民怨的主要原因,筆者相信,如無意外,特首將於《施政報告》宣佈復建居屋。
蝸居部落長期關注年青人住屋問題,復建居屋是我們的主要訴求之一。復建居屋現見曙光,應進一步思考適時的「新居屋」政策,正確處理建屋量、訂價和申請機制等一系列問題。
「新居屋」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 供應量多少?這個問題需要考慮到土地供應和對現時樓價的影響,土地供應是有限的,香港開發土地亦不容易。曾俊華早前在財政預算案中展望每年提供約四萬至四萬五千個單位,如公營房屋佔一半,約二萬餘,公屋每年供應量不少於一萬五千個,那麼居屋供應量應為5000-6000個,這個供應量,約佔私人市場1/4,無論對公屋的供應還是私人市場的樓價影響都不大,而實際供應量應按照市場實際需要而作出靈活的處理。
2. 申請入息資格?現時居屋申請入息上限過分簡單,只分類為一人和二人家庭,每月入息上限分別為13500元和27000元,對於三人或以上家庭沒有上調入息上限。筆者認為應將申請人一同居住的核心家庭成員計算在內,調高三至五人家庭入息上限。
3. 如何訂價?現時訂價機制與私人市場掛u,新樓盤動輒呎價近萬,已遠遠超出一般市民負擔能力。筆者建議居屋售價應與申請人負擔能力掛u,居屋供樓開支應不超過申請人入息上限35%,以確保居屋申請人的負擔能力。
4. 居屋流轉問題?筆者認為應限制居屋只可轉售予符合資格人士,因為居屋如流入自由市場,一來令居屋單位減少,二來為對私人市場造成影響,應禁止居屋轉售私人市場,以達致分隔市場的效果。
5. 綠白表如何處理?過去的綠表比例高於白表比例,以鼓勵公屋流轉。筆者認為綠表申請人(公屋現有住戶)已享用公屋資源,住屋需要迫切性比白表申請人為低,故此應增加白表比例,增加非公屋住戶買居屋的機會。
6. 抽籤還是輪候?這是現時居屋政策令人疑問的其中一點,如果住屋是基本需要,為甚麼居屋成為幸運大抽獎?抽籤機制讓有些人儲足首期卻抽不到樓,有些人抽到樓後四處張羅首期,所以筆者建議居屋設輪候機制以取代現時抽籤形式,讓申請人方便規劃和作出預算。
筆者認為曾蔭權政府肯定要為房屋政策失誤承擔歷史上的責任,然而政府最終面對現實,處理房屋問題,後知後覺總比死不悔改的好,衷心希望曾蔭權在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做好呢份工,在房屋政策給市民一個滿意的答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