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Difficulties rejuvenate a nation.
出處:左丘明《左傳.昭公四年》Zuo Qiuming, Zuo's Commentar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 Fourth Year of Duke Zhao"(Hu 1996: 1059)
引句背景:2008年是中國多災多難的一年。
剛開年,一場大雪在南中國從天而降,輸電線被壓斷,輸水管被凍裂,高速路被凍結塞死,鐵路癱瘓,數十萬人滯留在火車站受凍挨餓;3月14日,西藏拉薩發生了嚴重的打砸搶燒;不久,奧運聖火在境外傳遞時又遭到少數人的阻截破壞。
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一場震動了整個亞洲的8級大地震突如其來,城鎮變成廢墟,成千上萬鮮活的生命被吞噬……
地震發生後,溫總第一時間奔赴災區,深入餘震持續不斷的地震災區,查看災情,看望受災群眾,慰問救援人員。
5月22日上午,他又出現在綿陽長虹設立的北川中學安置點,看望師生。在一間教室裡,他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多難興邦」四個字,他說:「對國家我們要記住四個字。我們要昂起不屈的頭顱,挺起不屈的脊樑,為了明天充滿希望地向前邁進。」
意境點評:在「多難興邦」這個言簡意賅的四字成語中,凝結了中國人無數的血淚與奮起。在這個苦難民族的歷史記憶中,關於「難」與「興」的辯證思維比比皆是。一個國家多災多難,一定條件下可以激勵人民奮發圖強,戰勝困難,使國家強盛起來。
多難興邦是一種積極面對的態度,但絕對不是無視自然規律,甚至對災難的逆來順受。如此曲解就大錯特錯了。溫家寶上文的一句話實際上是最好的註腳。 ■資料提供:中華書局
書本簡介:本書收集溫家寶總理在各種場合所引用的詩文、名句120條,詳列出處、釋義,概述引文的作者及作品等。
逢周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