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電子還是紙質—解析未來的閱讀模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1-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電子科技的發展,將嚴肅的閱讀行為,從以往的學習領域走向大眾生活。電子圖書究竟有何影響?在早前由基督教文藝出版社主辦、三聯書店合辦的「閱讀的視野」對談會中,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社長鄺子器、漫畫家江康泉以及自由撰稿人張薇等人作為嘉賓出席,與讀者一起討論電子圖書的現狀與未來。

 電子圖書究竟是否屬於傳統的「書」的範疇?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已經在今年購買了一千部iPad,供學生進行講義閱讀、資料共享以及書籍查詢。數位教學互動實質上意味著電子圖書的地位已經在更為嚴肅的學術領域獲得了認可。但是自由撰稿人張薇則提出一個較為冷峻的問題:電子圖書究竟是技術還是文化?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關鍵在於讀者,他們不能夠隨波逐流地閱讀和思考,用自己獨立的思維去整理電子圖書的信息。此外,並不是所有的書籍都適合電子化。江康泉就以自己創作的漫畫為比喻,認為漫畫這樣的輕鬆體裁可以電子化,但是嚴肅的文學或者是學術著作,則傳統書籍更具有優勢,且電子書對有些美工方面的設計事實上也無法處理。因此,電子圖書的運用應該有一個合理的界限。

 電子圖書涉及的另一個極為引人注意的問題,就是版權的保護,其中尤以華人社會為最。鄺子器尖銳地指出,版權的保護,事實上與電子圖書的發展需要一個調整,對傳統版權的弱化恐怕將是必然的趨勢。他以音樂為例指出,作曲家、歌手對版權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書籍的作者以及出版社。以往,音樂人團體對於侵權行為會採取嚴厲的反制措施,例如,蘋果公司就曾遭遇過音樂下載的法律爭議。但是後來,音樂下載開始變得普遍化,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音樂作品的傳播。圖書也是如此。事實上,出版社對電子圖書存在著抵觸心態——一旦電子化,其實就沒有人願意再逛書店,整體的圖書銷量會受到影響;另一方面,電子圖書作為一種新的形式,完全回避也非長遠之計,所以對策一般是在書籍暢銷期後,再將書籍進行電子化處理,以此來保住傳統書籍的銷量。因此,銷量與版權的雙重考慮,促使書商會對電子圖書採取若即若離的態度。

閱讀傳統的積累

 對談會中,本報記者提出了一個關於本港長遠化電子圖書發展與文化素質培養的問題,即「時下,人們往往喜歡將香港的電子圖書發展與歐美進行橫向比較,但歐美的電子圖書是建立在傳統閱讀已成為社會習慣的基礎上形成的,有著千百年的文化底蘊,但香港社會的文化積累是否已經達到了以電子圖書替代傳統圖書的階段?電子圖書的發展又是否會對香港人的文化積累產生負面影響?」

 鄺子器認為,電子圖書的發展速度更多體現在工具運用上,但是對文化的影響則是在短期內難以改變的;香港的圖書市場其實相對於中國內地、台灣等地,甚至歐美地區,是非常狹小的。電子圖書的影響實際上主要在市民社會中,當然,學術界為了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科研,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電子圖書的發展。但是,傳統圖書與電子書籍之間的整體態勢在短期內不會有太大變化,這一方面取決於讀者對電子圖書的接受意願,也取決於市場整體的時機是否成熟,在這之前,傳統意義的出版社、書局實際上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故而對文化的影響是有限的。

 此外,也有聽眾提出,電子圖書的發展,尤其是新型閱讀工具的運用,也會讓學生有可能形成抄襲的習慣,不利於正確學習觀念的培養。就此憂慮,張薇表示贊同,她指出,目前最有可能出現的情形是,讀者擁有了許多高技術含量的閱讀工具,但是卻對閱讀本身的興趣在不斷下降,對新技術的膜拜反而有可能本末倒置。

 整體來看,電子圖書的前景仍然大體樂觀,但是如何在發展過程中把握好與傳統閱讀習慣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值得深入探討和研究的。更為重要的則是如何在新電子技術不斷改進的背景下,保持大眾對閱讀的傳承。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相關新聞
閱讀在行動 (圖)
社區書展的閱讀實踐 (圖)
電子還是紙質—解析未來的閱讀模式 (圖)
社區書展活動詳情:
N城記:上海/北京•走向公眾 (圖)
歷史與空間:李攀龍或是李攀蟲 (圖)
古今講台:《周禮》中的古代官職
亦有可聞:漫說象棋
來鴻:一隻茶杯 (圖)
豆棚閒話:調節的弱化
百家廊:請讓老人享受夕陽餘暉 (圖)
翠袖乾坤:莫文蔚:黃金盛女人板
天言知玄:玄學也要進化
琴台客聚:喬布斯與辟谷
杜亦有道:疑似傷痕文學
隨想國:萌
路地觀察:花墟變身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