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建設文化強國的文化自信與產業拓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2-02]     我要評論

楊嘉美

 實施文化強國戰略,首先,中國要有建設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自信,有五千年文明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與時代發展的先進文化作為基礎,中國建設核心價值體系可使之成為「興國之魂」;其次,中國拓展文化產業,應積極借鑒別國在發展文化產業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同時需要集聚各方面優勢資源,加快發展民族文化產業,著力打造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知名民族文化品牌。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文化強國」,不僅強調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發展繁榮,還提出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文化是維繫民族團結的紐帶,是引領國家前進的靈魂。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這種地位和作用,一方面體現在核心價值體系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和影響力上,另一方面也體現在文化產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上。

中國應有建設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自信

 實施文化強國戰略,中國應有建設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自信。自信源於中華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主體內容博大精深,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文化軟實力要素,其哲理智慧、理性價值和人文精神,有很多內容適應人類社會發展趨勢,至今仍然閃爍著耀眼的生命力之光。歐洲人在引領世界潮流的同時,對他們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儒家文化和中華文明,儒家思想一度成為歐洲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挑戰神權、要求社會變革的最有利的思想武器,啟蒙運動最終引發了一場科學、思想、文化、政治和社會全面革命,開啟了現代的歐洲。

 啟蒙運動的精神領袖伏爾泰(Voltaire,1694-1778)認為,東方對於西方有著特殊的貢獻,「當你以哲學家身份去了解這個世界時,你首先把目光朝向東方,東方是一切藝術的搖籃,東方給了西方一切」。他認為,中國可以作為歐洲的榜樣,孔子可以作為歐洲的思想導師。中國人不應妄自菲薄,有五千年文明中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與時代發展的先進文化作為基礎,中國建設核心價值體系,可使之成為「文化精髓」、「興國之魂」。

文化產業應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文化產業是投資回報最好的行業之一,當代社會各種產業利潤主要靠領先的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來實現,而文化產業正是自主創造和技術含量高的一個門類。文化產業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是典型的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在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文化產業具有優化結構、擴大消費、增加就業等作用。

 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將加速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2010年,中國新興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網絡出版、手機出版、動漫網遊和數字印刷等新興文化產業增長速度超過50%。北京、上海、廣東等地201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國民經濟比重已超過或接近5%。2010年中國文化產業的增加值突破1.1萬億元。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中國文化產業的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達到5%,在全國範圍內可以實現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美國成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大國,源自其近百年來的文化藝術產業化發展之路。美國政府一直以來就把文化產業作為國家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來大力發展。規模化的文化產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美國好萊塢生產的電影佔世界電影產量不足十分之一,卻可以佔到全世界電影票房的70%。美國還是最早將文化娛樂業與製造業、金融業、旅遊業、文化地產、新媒體、網絡動漫等相結合形成合力的國家之一,這樣的跨文化、跨領域的合作就必然撞擊出全新的創意和極具競爭力的生機。

 韓國和日本先後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文化產業概念,並在亞洲遭受金融危機之時制定「文化立國」戰略,將文化產業確立為21世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加以扶持。韓國遊戲產業2010年創造了15億美元出口經濟效益,佔到了整個韓國文化產業總收入的58.05%。2004年日本文化產業在其經濟總量中佔到了約7%的比例,從業人員約215萬人,約佔日本就業人口的5%。 

 發達國家在產業運作、創意創新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美國建立起了以市場為導向的產業運作模式,在市場競爭機制下,依靠商業運作,讓最好的文化產品流行於市場,為社會認知和接受,繼而影響民眾。韓國發展文化產業的具體做法是,在全國各地建立多個文化產業園區,發展集約經營,使資源得到優化組合,形成規模優勢,並確立自己的品牌。日本在發展文化產業上十分注重系統配套性和各個業種之間的相互聯繫,最大限度地提升產業的綜合經濟效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在建設文化強國道路上,積極借鑒別國在發展文化產業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經驗不無裨益。 

重新審視文化傳統 迅速調整文化戰略

 西方經濟強國在輸出商品、技術、資金和管理時,也大規模地輸出自己的文化。許多國家都在制定文化發展的新戰略加以應對。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中,中國在建設文化強國道路上,必須重新審視文化傳統,迅速調整文化戰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提升文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中國發展文化產業的關鍵,在於充分利用市場這一巨大的槓桿,以市場為導向來生產和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同時不遺餘力保護知識產權,從而使文化產業真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與經濟的快速發展相比,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相對落後,一個深層次原因就是中國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強,知名的自主品牌不多。在國際文化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如果缺乏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業和知名文化品牌,中國的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就會遇到困難。因而,需要集聚各方面優勢資源,加快發展民族文化產業,著力打造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知名民族文化品牌。中國還須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體育、信息、物流、建築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相關產業的文化含量,延伸文化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香港可以建立中國文化出口基地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11月22日開幕。胡錦濤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建設文化強國。建設文化強國,香港也大有用武之地。內地與香港在文化上各有優勢,各有所需。香港作為內地文化產業走向國際化的橋樑,引導內地文化「走出去」,從中尋找機遇,此間蘊含了大量的商機。

 兩地在創意產業與文化產業方面的互補性的潛力十分巨大。兩地互相合作、結構互補,一定可以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拓展新的領域,增添新的內容。文化創意產業,是以文化藝術創意為增值手段、以知識產權保障收益的行業。具體的行業,包括表演藝術、電影電視、出版、藝術品及古董市場、音樂、廣告、數碼娛樂、計算機軟件開發、動畫製作、時裝及產品設計、工藝品等。香港應該好好研究一下自己文化創意產業的經驗,為內地文化產業實現國際化提供最為直接有效的方法。內地要出口文化,需要引進國際人才,香港可以建立中國文化出口基地。

相關新聞
政經人語:港台烽煙「換將」 「茶杯裡的風波」 (2011-12-02)
廿四味:暴力激進路線在香港沒有市場 (2011-12-02)
中國建設文化強國的文化自信與產業拓展 (2011-12-02)
敘利亞是下一個利比亞或伊拉克? (2011-12-02)
花園街大火慘劇引發全面檢討 (2011-12-02)
「蛇齋餅粽論」侮辱選民侮辱自己 (2011-12-02)
來論:公民黨乖離公道 「港獨」路線禍港 (2011-12-01)
廿四味:學界長毛成名與「法輪功」媒體一唱一和 (2011-12-01)
「香江亞洲論壇」釋放的三個重要資訊 (2011-12-01)
加強國民教育 促進人心回歸 (2011-12-01)
西方走廊:「零反省」制度成美國致命傷 (2011-12-01)
來論:成名—就是戴著學者頭銜的長毛 (2011-11-30)
陳家洛是不知道還是不肯承認錯誤? (2011-11-30)
實事璆事:土地開發與社區發展的平衡點 (2011-11-30)
外傭不應獲得居港權! (2011-11-30)
來論:港台烽煙節目回歸港台守則 (2011-11-29)
激進反對派怎能做好地區工作 (2011-11-29)
港股的春天在明年 (2011-11-29)
望能見到一份關顧基層的預算案 (2011-11-29)
政經多面體:發展東九龍的關鍵 (2011-11-2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