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西方世界難解的中東困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2-03]     我要評論

張敬偉

 即將過去的一年,對西方世界而言可謂喜憂參半。一場始於北非突尼斯的革命迅速在伊斯蘭世界形成燎原之火,突尼斯的街頭運動被西方世界稱為「茉莉花革命」,這個看似浪漫的名字卻殘酷無情而且像瘟神一樣在伊斯蘭世界蔓延。突尼斯的本.阿里總統還算幸運,黯然下台逃亡他國。埃及的穆巴拉克、利比亞的卡扎菲的命運可就淒慘多了,一個鋃鐺入獄,一個橫死街頭。除此之外,也門、敘利亞也不消停,這些國家的民眾也希望複製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亞的革命道路,誓將他們厭倦了的領導人趕下台來甚至送到監獄裡。

 儘管這裡有西方國家的死敵,譬如利比亞和敘利亞;也有西方的盟友,如埃及、也門和突尼斯,但這些伊斯蘭國家走向「西方民主」卻是西方國家所樂於看到的。聯想到小布什時代連同英國在伊拉克發動反恐戰爭,以期實現民主化的「大中東計劃」的功虧一簣,這場在中東蔓延的「民主化」革命似乎來得出人意料,在美國看來尤其是得來全不費功夫。這種「民主化」的成果來得如此迅捷,連奧巴馬政府都不敢相信,以至於在對利比亞動武上顯得畏首畏尾,遠不如他的歐洲夥伴賣力。

西方樂見中東變天

 這麼一場契合西方價值觀的伊斯蘭民主運動,還是讓美國和西方欣喜若狂。尤其美國,即使是對反恐盟友也門,也對薩利赫總統失去耐心,最終促其放棄權力。而且,對於中東什葉派的伊斯蘭國家,同樣陷入革命的敘利亞則開始強力施壓,美國、歐洲和阿盟鮮明地形成了合力。阿盟對敘利亞進行經濟制裁,西方國家甚至不排除再次對其動武。在此情境下,讓美國頭疼的伊朗處境似乎也變得危情起來,向來較為溫和的歐洲國家也開始對伊朗發力,這次是英國對伊朗發出了單邊制裁的措施。英國的做法激發了伊朗的怒潮,憤怒的伊朗示威人群衝擊英國使館,兩國關係急劇惡化。與此同時,阿盟也警告伊朗欲向這個什葉派掌權的波斯國家制裁,法國也發出了強硬聲音。美國自然樂於看到這種局面,以便於整合國家社會的合力,更有利於解決遷延多年的伊朗核危機。

 在此情形下,國際分析人士甚至認為美國和歐洲將聯合起來,藉著中東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動用武力拔掉伊朗和敘利亞這兩顆釘子。因此,中東民主化帶來的亂局恰恰給西方世界帶來了千年難遇的革命性契機。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大文明衝突千年以上,這次伊斯蘭世界在價值觀上似乎是主動向西方合流。

 相比意識形態上的勝果,西方國家在經濟上卻顯得窘迫和無奈。華爾街金融危機的陰霾不惟依然籠罩美國,歐洲還形成了更為慘重的災難。歐元區內一片哀鴻,「歐豬五國」的主權債務危機絲毫不見好轉,經營多年的歐元區正面臨解體的危險。

 從大航海時代到信息化時代,從傳統的老歐洲到美國,西方世界主導全球已經五個世紀。在這五個世紀裡,西方世界傲視全球的動力主要是硬實力,即以自由貿易為載體、經濟實力為基礎、軍事力量作先導,推展其在全球的市場經濟和政治意識形態。當下,西方世界的經濟基礎出現鬆動,自由貿易的精神淪喪。尤其是資本主義的發源地歐洲,在發達和優渥的物質生活浸潤下,高福利政策使得政府債台高築而缺乏改革精神,民眾則留戀舒適的生活而缺乏進取心,只有貪婪和向政府示威的戾氣。可以說,現在的歐洲有當年羅馬帝國傾覆前的豪奢和暮氣。在此語境下,西方國家引以為豪的自由價值觀和民主意識形態,已經喪失了資本主義發軔時代的內涵,演變為貪婪、懶惰和享受的個人主義,一旦輸出到中東地區帶來的將是暴力和無政府主義。革命後的埃及,並未出現西方世界所期冀的和平的曙光,已經凸現西方世界對伊斯蘭民主革命的虛妄之喜。利比亞的未來如何?也門的政局如何佈局?西方世界武力解決敘利亞和伊朗之後的政治設計怎樣?美國和歐洲準備好了嗎?

西方佈局中東 只為自身利益

 先不論民主是否在任何國家及地區都能適應,就是在現實上,西方世界也未必對推展民主充滿真純的信仰,而是夾雜著複雜的利慾傾向。佈局中東,主要還是基於地緣政治的謀劃和能源利益的訴求。當然,打造一個意識形態上和西方兼容的伊斯蘭世界卻也是西方世界的願景。

 不過,這一切都可能是虛妄的。即使如西方所願,伊斯蘭世界在推翻所謂的獨裁政權之後全部民主化,民主選上來的也有可能是極端宗教勢力,可能會帶來讓西方世界更為恐慌的文明衝突。伊朗不是民主選舉嗎?可它是西方的宿敵。

 因此,與其說革命的中東是西方民主的勝利,不如說是美歐的困局。

相關新聞
公民黨借兵圖謀「超級區議會」議席 (2011-12-03)
檢討現行醫生執照試 廣吸外地現成人才 (2011-12-03)
西方世界難解的中東困局 (2011-12-03)
西方走廊:埃及文明慘遭「民主病毒」肆虐 (2011-12-03)
政經人語:港台烽煙「換將」 「茶杯裡的風波」 (2011-12-02)
廿四味:暴力激進路線在香港沒有市場 (2011-12-02)
中國建設文化強國的文化自信與產業拓展 (2011-12-02)
敘利亞是下一個利比亞或伊拉克? (2011-12-02)
花園街大火慘劇引發全面檢討 (2011-12-02)
「蛇齋餅粽論」侮辱選民侮辱自己 (2011-12-02)
來論:公民黨乖離公道 「港獨」路線禍港 (2011-12-01)
廿四味:學界長毛成名與「法輪功」媒體一唱一和 (2011-12-01)
「香江亞洲論壇」釋放的三個重要資訊 (2011-12-01)
加強國民教育 促進人心回歸 (2011-12-01)
西方走廊:「零反省」制度成美國致命傷 (2011-12-01)
來論:成名—就是戴著學者頭銜的長毛 (2011-11-30)
陳家洛是不知道還是不肯承認錯誤? (2011-11-30)
實事璆事:土地開發與社區發展的平衡點 (2011-11-30)
外傭不應獲得居港權! (2011-11-30)
來論:港台烽煙節目回歸港台守則 (2011-11-2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