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德
九龍城書節於十二月三至四日舉行,本屆已是第三屆,在會場所見,書節宛似一個市集,頗有節目氣氛,但不會感到擠逼。據知九龍城書節的開辦是要承接牛棚書展的精神,一種民間自發自助的文化,重視書籍的創意與交流,而不只是買賣。回想起來,首屆牛棚書展已是二○○三年的事,當年我作為其中一名參與者,負責當中一項「駐節作家展覽」的活動,製作介紹小思、也斯和平路三位作家的攤位和展板,過程當中,不免被主事者的民間自發和創意精神所感染,嚮往那自由而帶點散漫、不經意的氣氛。
首屆牛棚書展的統籌者包括梁文道、朗天等人,其後兩屆再由不同的人參與過,至二○○六年的第四屆,朗天找我擔任統籌者之一,那年暑假我剛好自教書工作約滿離任,未有新的工作,於是便參與書展工作,由暑假至十二月忙了好一陣子,那一屆以「書就是書」為主題,請了兩岸三地的書癡聚首,辦了個「書癡夜話」,另有「民間善本展覽」、「馬拉松讀書會」、「牛棚書獎」等活動,自覺頗為有趣,甚至意念瘋狂,或不免散漫過頭,唯始終是我嚮往的氣氛。
未知具體原由如何,二○○六年的第四屆牛棚書展,不意竟成了最後一屆,之後至今沒有再辦,牛棚藝術村這地方,除了一兩次活動,也很少再留連了。如今慶幸有九龍城書節,延續那市集式書展的文化,此外也許注入了更多新意念。
無論如何,文化需要土壤,書籍需要讀者,閱讀風氣、創作意念,都需要逐漸醞釀,文學是個人的事,但最終應是眾人的事,但願書的流動、書的文化和土壤,可以如同有情的人間,發出有情的呼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