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石杧公肚,約七両重,十分稀有。
文:方芳
平民百姓近年都懂得花膠的藥效價值,加上廣告宣傳稀有品種的矜貴,內地食肆、食家在港入貨量很大,所以連帶普通貨色也搶貴了,價錢在十年間也起了十倍之多,所以,今天不買,明天更貴。
富豪吃稀有珍品,那麼平民百姓又可以吃甚麼花膠?花膠有很多級,價錢標準是以品種稀有及個頭大小衡量的,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總有一種是我們的選擇。
如果論級數,概括而言,一至四級是杧魚膠「金錢鰵」、「金山鰵」、「石鰵」和「生開杧肚」;五級以後是其他魚類的花膠:「白花膠」、「筒膠」、「黃魚膠」、「紥膠」、「門鱔肚」、「雞泡肚」、「紐肚」、「赤魚膠」和「花膠粒」。近期又多了一個新品種,是南太平洋海域的「鰵肚仔」,因為太新,暫未列入級數。
平民百姓吃甚麼花膠?五級以後的品種,藥效也不錯,價錢一般不會太貴,件頭有大也有小,豐儉由人。要選擇與自己經濟能力相符的花膠,先了解一下花膠的級數及價錢。
花膠級數一覽:
1)金錢鰵(又稱黃唇鰵,鰵魚),產自青島至香港一帶水域,已瀕臨絕種,兩三年間才偶爾發現一兩條,拍賣價百萬港元以上一隻。
2)金山杧(鰵魚),產自中國山東渤海灣至美國三藩市一帶水域,已瀕臨絕種,兩三年間才偶爾發現一兩條,拍賣價百萬港元以上一隻。
3)石鰵(鰵魚),產自孟加拉至巴基斯坦一帶水域,開始少有,七萬至十萬港元一隻。
4)生開鰵肚(又稱生開廣肚,鰵魚),產自整個印度洋水域,開始少有,有圓形及馬鞍形兩種,一斤兩隻重的約三萬港元。
5)白花膠(白花鱸魚),產自香港水域,藥效明顯,是名貴花膠,此乃香港天然特產,但現在產量已很少了,由於個頭不算很大,一斤十隻的四五萬元,一斤廿多隻的一萬至萬五元。近年天然野生白花膠已很少,大多是在湛江、珠海和印尼人工養殖的居多,這些養殖花膠就很便宜,一斤三四十隻的約千六至千八元左右。消費者買白花膠,記得要問清楚是野生還是養殖,價錢相差很遠。
6)筒膠(又稱鴨泡肚,鱸魚),產自東西非水域,分筒形及片形,現時較多。一斤三四隻重的約二千港元,一斤二三十隻約千二至千六元。
7)黃魚膠(鱸魚),產自南美水域,現時較多,一斤三四隻重的約二千至二千六元,一斤廿多隻約一千元左右。
8)紥膠(又稱巴西紥膠,鱸魚),產自南美水域,現時較多,以巴西的最好,委內瑞拉也不錯。一斤三至五隻約二千二元至二千八元,一斤廿隻或以上的,由九百元至千二元不等。
9)門鱔肚(門鱔),產於福建、潮州一帶水域,現在也較少了,一斤廿隻的二千五元左右。門鱔魚一條十多斤至卅斤重,魚鰾呈長形,因此有的門鱔膠超過兩呎,此膠口感好。
10)雞泡肚(雞泡魚)產自南中國水域,由於雞泡魚魚鰾有毒,在製花膠前需清洗多次。印度雞泡膠是原形谷漲,呈馬鞍形,但越南製法是刺穿壓扁。一斤廿隻至四十隻的約二千五元,一斤六七十隻的約一千元左右。有說對治療婦女暗病非常有效。
11)紐肚是新西蘭廿多年前做的花膠,厚身黃淨的為好,但也有些略帶有血絲的紅膠,因為製作時處理魚血不夠乾淨。但大師說,這可以接受,有血絲起碼證明是天然野生花膠。紐膠一斤四五隻的約二千元,一斤幾十隻的四百元左右。現在南美和非洲水域也有這種魚,其魚鰾也稱紐肚,但較新西蘭紐肚薄身。此膠的質感和藥效屬中等。
12)赤魚膠(赤魚),產自印尼和越南水域,產量很多。此花膠因為發現得較遲,又腥味略重,故價錢大眾化,一斤十至廿隻左右的,由四百至七百元不等,食店多採用。
13)花膠粒,品質來歷不詳,東南亞的產品。約一斤八十元至百二元左右。
下一篇會教讀者買哪種花膠最穩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