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紀連海發表演講。
雖然是嚴冬,但記者在紀連海家中一邊享受正午的陽光,一邊品嚐他親手泡製的「鐵觀音」,心裡充滿溫暖。就在不經意間,紀連海突然拿起手中的茶壺和茶杯問記者:「你知道這個小茶壺是用甚麼製作的?」記者愣了兩秒鐘答道:「紫砂?」紀連海點了點頭卻不說話,片刻後,他說:「每次看到這個紫砂壺,我都會想起一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之前,我在夏威夷的Punahou School交流,那裡是奧巴馬和孫中山的母校,也是我所任教的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二中的友好學校。交流期間,我看見那裡的孩子在學習中國傳統的製陶技術,我倍感悲哀,此情此景曾幾何時在中國的學校裡見到?」
小小的陶瓷,在大洋彼岸深深地觸動了紀連海的心,令他久久不能平靜。此時,他一手緊握自家的紫砂壺,一邊對記者說:「這麼好的手工陶瓷,一定要被粗製濫造、統一規格的東西代替嗎?」
陶藝、燒瓷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當年中國研究超導材料時,說到了陶瓷;研究甚麼器皿無毒無害時,說到了陶瓷;為甚麼現在的中國一定要使用西洋的搪瓷呢?難道傳統的工藝已失去生命力了嗎?」紀連海接著說道:「今天早上,我寫了一篇《尋找懸崖邊上的老北京手工藝》點評,我的學生發現很多北京的手工藝逐漸消失,做毛猴兒的、做泥人的,做娟人的皆瀕臨失傳,這些傳統工藝難道不是國學應該研究的內容嗎?其實,在中國最困難、最封鎖的階段,與中美完全沒有建交之時,反而是這些傳統工藝品為中國賺取了外匯。 」
紀連海以陶藝為例,旨在說明中國文化發展在追求與世界接軌時,更當自重、自信,傳承、挖掘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這是中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