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北俊
解禁沙頭角除了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亦同時會帶出不少新的問題,由於過往市民較難申請禁區紙進入禁區,故對禁區存在極大的好奇,一旦禁區不「禁」,勢必吸引大量市民湧到禁區遊玩。但政府卻似乎尚未作好準備,尤其是道路網絡及交通運輸配套等,能否長期應付突如其來的人流,都備受質疑。故長遠而言,政府必須在沙頭角區增加配套設施,例如進行道路擴闊工程,以應付交通流量的增加,避免沙頭角區出現交通樽頸,拖住當區發展的後腿。
有逾60年歷史的邊境禁區,上周三凌晨起終於分階段解禁,首階段將蓮麻坑至沙頭角、米埔至落馬洲管制站一帶逾700公頃土地率先釋出,這對缺乏土地發展的香港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我認為可惜的是開放沙頭角禁區的同時,政府卻未有採納民意,沒有同時開放沙頭角碼頭,以致未能善用這個解禁機會發展本土旅遊。同時,新的禁區安排,亦令到原本居於禁區內的居民,反而在解禁後,要用禁區紙才能進出沙頭角墟購物及使用公共設施,造成居民不便。
應全面開放沙頭角
政府不肯解禁沙頭角墟及中英街,所持理據是沙頭角墟鄰近中英街邊境,而中英街沒有任何天然屏障,且一直存有偷渡走私情況,故基於保安理由,政府無意開放有關地段。
不過,現時沙頭角區偷渡及走私的情況,已不能與往昔同日而語。例如警方數字便顯示,03年有631名非法入境者在沙頭角區內被捕,至10年已跌至只有149人,去年更進一步下跌過半數至66人;走私方面,則由03年41宗,跌至10年的10宗,去年再跌至5宗,是自02年至今首次錄得的單位數字,反映有關問題已大大紓緩。
我認為,既然政府關注的問題,早已得到重大改善,則再以此為理由,堅持不全面開放沙頭角,似乎有點牽強,亦徒然為區內居民製造不必要的麻煩。原因是沙頭角其中八條村被解禁後,約3,000名村民「喪失」了禁區居民的身份。以往他們可自由出入沙頭角墟作息購物等,但現時卻要備有禁區紙才能進出,此舉對他們實在造成困擾。況且,沙頭角的優勢也因此未能善用,對發展區內本土旅遊製造障礙。故我希望政府能正視居民的要求,就是暫不全面開放沙頭角,至少也要將禁區範圍縮窄,以利便當區的發展。
事實上,全面或進一步開放沙頭角,有助發揮區內有極大發展潛力的生態旅遊。例如現時遊客乘船往沙頭角及新界東北一帶的村落和地質公園,需要由馬料水碼頭出發,費時失事,若能在沙頭角出發可節省不少時間。目前沙頭角公眾碼頭仍未開放,而規劃署雖然建議可在周末及公眾假期作有限度使用,以供旅行團使用,但始終仍有局限,未夠理想。
在沙頭角區增加配套設施
另外,解禁沙頭角除了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亦同時會帶出不少新的問題。由於過往市民較難申請禁區紙進入禁區,故對禁區存在極大的好奇,一旦禁區不「禁」,勢必吸引大量市民湧到禁區遊玩。像開放初期,便有許多市民慕名而前往「趁熱鬧」,而預期在可見的將來,這股禁區觀光熱潮,必將持續下去。問題是政府雖然說開放禁區已有幾年時間,但開放前卻似乎尚未作好準備,尤其是道路網絡及交通運輸配套等,能否長期應付突如其來的人流,都備受質疑。
原因是區內部分居民早已作好解禁準備,計劃迎接這股「解禁熱」,例如有居民設置環保農莊大搞生態遊,亦有本地旅行社計劃「進軍」沙頭角發展生態團,但現時進入沙頭角區僅得一條沙頭角公路石涌凹段道路,而公共交通工具只得一條專線小巴(55K)及兩條巴士線(78K及79K)往來上水與沙頭角,若有大量旅客前往,將難以承受。
故長遠而言,沙頭角區未必能應付交通需求的增長,政府必須在沙頭角區增加配套設施,例如進行道路擴闊工程,以應付交通流量的增加,避免沙頭角區出現交通樽頸,拖住當區發展的後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