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翠袖乾坤:窮國的出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5-15]     我要評論

伍淑賢

 看了《經濟學人》關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文章,覺得很迷惘,如果文章預言是真的,那麼我們一向以為必然的社會發展模式就要改寫,是禍是福還真不好說。

 第一次工業革命,十八世紀在英國發生,當時紡織業開始機械化,數以百計的家庭式作業,集中成為綿紗作坊,世上出現了工廠。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二十世紀美國出現,亨利.福特掌握了生產線竅門,帶來大量生產模式。至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即是現在,製造業進入數碼時代,特徵是各種新科技正快速匯聚,包括軟件、嶄新物料和製作程序、還有三維印刷術。

 二十世紀以來,工業就是指大量生產,個人喜好不重要,重要的是造出千篇一律但合乎成本效益的產品,也只有千篇一律,消費者才能以相宜的價錢,獲得以前只有皇室貴胄才有的物質享受。踏入廿一世紀,我們卻由大量生產,有條件逐漸轉向大量個人化的生產:未來的工廠,極可能由mass production 變為mass customisation,關鍵是軟件技術和立體印刷。

 傳統工業,總是先生產大量零部件,再裝嵌成一批批雷同的製成品。如果零部件缺了,就要從工廠大批訂購;如果模沒了,還要由製模重新開始。以後的工業產品,卻是可以逐件「印」出來的:只要輸入電腦設計圖,印刷機便會以類似樹脂甚或更新穎的物料,一層一層把物品立體印製出來。到時的零部件,其實就是軟件上的設計圖,圖有了,就可以單件生產,人類又可回到小單位作業的生產模式。

只是這樣一來,第三世界要脫貧的路就行不通了。亞洲四小龍以至大陸,都是先後靠勞工密集工業脫貧,再進入小康局面的。現在很多先進國家,見到未來的趨勢,已開始把製造業「班師回朝」,撤回本國了,而未來製造業需要的,也不再是廉價工人,而是軟件人才、工程師、資訊科技員、營銷專才等。如果未來果真如此,窮國單靠勤奮和雙手翻身的機會就更渺茫。

相關新聞
百家廊:我們女生,他們男生 (2012-05-15) (圖)
翠袖乾坤:窮國的出路 (2012-05-15)
海闊天空:松山城上望雲爬坡 (2012-05-15)
琴台客聚:粵腔普通話 (2012-05-15) (圖)
杜亦有道:剩女混戰 (2012-05-15)
思旋天地:團結就是力量 (2012-05-15)
淑梅足跡:天使家書 (2012-05-15)
百家廊:父親寫「調查」 (2012-05-14) (圖)
翠袖乾坤:藝術治療之縮小問題 (2012-05-14)
跳出框框:手袋黨 (2012-05-14)
琴台客聚:「江湖」英譯難不難? (2012-05-14)
生活語絲:「解放區」和「丞相府」 (2012-05-14)
思旋天地:感恩母愛 (2012-05-14)
網人網事:擲出窗外 (2012-05-14) (圖)
百家廊:母親的目光:巖崎知弘的童畫 (2012-05-11) (圖)
翠袖 乾坤:「潑瀉」的啟示 (2012-05-11)
古今談:日本搶閘改礁為島手法惡劣 (2012-05-11)
琴台客聚:一身柔術硬到底 (2012-05-11)
杜亦有道:自我做老襯 (2012-05-11)
一網打盡:改歌論英雄 (2012-05-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