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看了《經濟學人》關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文章,覺得很迷惘,如果文章預言是真的,那麼我們一向以為必然的社會發展模式就要改寫,是禍是福還真不好說。
第一次工業革命,十八世紀在英國發生,當時紡織業開始機械化,數以百計的家庭式作業,集中成為綿紗作坊,世上出現了工廠。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二十世紀美國出現,亨利.福特掌握了生產線竅門,帶來大量生產模式。至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即是現在,製造業進入數碼時代,特徵是各種新科技正快速匯聚,包括軟件、嶄新物料和製作程序、還有三維印刷術。
二十世紀以來,工業就是指大量生產,個人喜好不重要,重要的是造出千篇一律但合乎成本效益的產品,也只有千篇一律,消費者才能以相宜的價錢,獲得以前只有皇室貴胄才有的物質享受。踏入廿一世紀,我們卻由大量生產,有條件逐漸轉向大量個人化的生產:未來的工廠,極可能由mass production 變為mass customisation,關鍵是軟件技術和立體印刷。
傳統工業,總是先生產大量零部件,再裝嵌成一批批雷同的製成品。如果零部件缺了,就要從工廠大批訂購;如果模沒了,還要由製模重新開始。以後的工業產品,卻是可以逐件「印」出來的:只要輸入電腦設計圖,印刷機便會以類似樹脂甚或更新穎的物料,一層一層把物品立體印製出來。到時的零部件,其實就是軟件上的設計圖,圖有了,就可以單件生產,人類又可回到小單位作業的生產模式。
只是這樣一來,第三世界要脫貧的路就行不通了。亞洲四小龍以至大陸,都是先後靠勞工密集工業脫貧,再進入小康局面的。現在很多先進國家,見到未來的趨勢,已開始把製造業「班師回朝」,撤回本國了,而未來製造業需要的,也不再是廉價工人,而是軟件人才、工程師、資訊科技員、營銷專才等。如果未來果真如此,窮國單靠勤奮和雙手翻身的機會就更渺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