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地區教育樞紐:不應放棄的理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5-25]     我要評論

彭毅信 香港英商會商業政策小組主席 毅信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

 香港經濟一直被批評向某些產業傾斜,尋求更多元化發展的呼聲不絕於耳,在眾多建議中,發展高等教育被視為最重要的一環。與國際知名自資院校合作,將香港發展成亞洲高等教育樞紐,不但有助提升本地人才競爭力,鞏固香港「紐倫港」國際大都會地位,同時亦可以令香港提供的學位課程更國際化,吸引中國大陸和世界各地的尖子及培訓專業研究人才。國際自資院校來港辦學,對香港而言亦是相當可觀的外來投資。

 雖然香港已擁有優秀且具國際認可的大學,但香港政府仍意識到香港教育需要開展更國際化和多元化的新一頁。早於2010年12月, 教育局已邀請院校就位於粉嶺的皇后山用地發展自資專上教育提交意向書,並計劃於2012年年底完成招標過程,期望新院校可於2015年開課,可謂相當進取。教育界及商界均對此計劃表示支持,有消息更指多所高質素的國際院校都看準香港發展高等教育的潛力並已提交意向書。令人失望的是,教育局當日的積極進取已不復再,一年已過,但仍不見入選院校名單,亦未聽聞此項目的進度。看來,要於2015年在皇后山看到新院校恐怕是樂觀的幻想。更令人氣餒的是,商界和教育界均開始質疑教育局對發展新自資院校的重視程度和決心。

 政府應該意識到,香港並不是國際院校擴展的唯一選址,要吸引優質的國際私立大學,香港必須積極向這些院校招手,展示香港的潛力、優勢、誠意和決心。香港在亞洲區的主要競爭對手如上海和新加坡亦正積極地發展高等教育,近年不少著名大學亦選擇於阿聯酋設分校,紐約大學、索邦大學以及麻省理工學院都已先後在阿布扎比和迪拜設校。雖然香港擁有背靠中國的優勢,亦已有哈羅香港國際學校和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等知名國際院校,但香港不是國際院校的唯一選擇,因此在遴選院校方面香港絕不能再猶豫不決。近日更有消息指,數間院校因皇后山項目遲遲未有新進展,已開始考慮於其他亞洲區城市設校。

 此外,業界又憂慮政府可能會將皇后山用地一分為二,分兩期招標發展。這計劃顯然會窒礙和限制地皮的整體規劃,令項目對優質院校的吸引力大減,如此的招標方式只會篩走而非吸引最有實力的院校,白白浪費大好機會。

 現時商界和教育界都在揣測新舊政府交接會否是政府遲遲未能公佈此項目進度的原因,但候任特首梁振英曾於政綱中承諾「研究成立優質私立大學,發揮香港區域教育樞紐的角色」,皇后山發展自資專上教育項目與下屆政府的教育政策一致,理論上不構成擱置的理由。

 現在就由商界響起號角,提醒政府盡快跟進此項影響香港人力資源和長遠發展的計劃,將皇后山發展自資專上教育項目視為教育局未來的首要任務,盡快於2012年底前完成招標。香港政府愈猶豫不決,有質素的院校就會走得愈遠,對香港發展造成的損失也就愈大。

相關新聞
縱論香港:公屋加租成燙手山芋 (2012-05-25) (圖)
縱論香港:文化局應承擔推動香港文化產業發展重任 (2012-05-25)
支持架構重組 理順施政效能 (2012-05-25)
地區教育樞紐:不應放棄的理想 (2012-05-25)
應支持議員出缺條例草案 (2012-05-25)
止戈為武:軍事外交「組合拳」有力有效 (2012-05-25)
龍聲飛揚:香港優勢收窄 不能再蹉跎歲月 (2012-05-24) (圖)
頂天立地:霸着茅坑裝拉屎 (2012-05-24)
西座內望:審議政府重組法案須定下死線 (2012-05-24)
埃及總統選舉緣何引人矚目 (2012-05-24)
為理明言:勞工處應盡快改善標準僱傭合約 (2012-05-24)
港情港事:反對派是議事規則的背叛者 (2012-05-24)
解惑篇:政府架構重組不應發生闖關問題 (2012-05-23)
「拉布」對市民有什麼好處? (2012-05-23)
改組政府是穩定發展的需要 (2012-05-23)
香港青年接收內地和台灣資訊的狀況 (2012-05-23)
政經多面體:減少審批 降低教科書成本 (2012-05-23)
搞好經濟勝過推行福利主義 (2012-05-23)
志強時評:架構重組方案體現現代民主社會政府通例 (2012-05-22) (圖)
「新政府、新開始、新希望」 (2012-05-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