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候任特首梁振英的改組工作因反對派議員阻撓增添變數。一方面,原本只需在立法會過五關的改組建議變成過八關,一方面「人民力量」黃毓民、陳偉業等已事先宣揚會對架構重組方案再發動拉布戰。如果按之前議席替補法案的經驗,有可能令法案再受拖延,令政府重組趕不及在7月1日前順利完成,影響新屆政府的施政。建制派目前首要之務,是確保四個事務委員會能夠如期完成重組方案的討論,汲取之前拉布的經驗,為法案通過定下死線,齊心協力在立法會上與反對派進行政治較量。
距離7月1日新屆政府上任只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現時組班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有關政府架構重組的工作卻是一波三折。根據現時立法會程序,當局提出的重組架構方案已經需要過五關,即是:一將重組方案提交政制事務委員會討論;二交由內務委員會屬下的小組委員會研究決議案的文本;三由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屬下的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審議職位變動;四交到財委會表決因重組而涉及的撥款;五在立法會全體大會上通過。
為討論定死線防拉布
要在餘下的時間通過這五關程序,時間已經相當緊急,但現時卻出現了兩個突發情況令重組方案再添變數:首先是重組方案由於涉及多個政策局,有議員認為應該在所屬的事務委員會上討論有關改動,令原來只需政制事務委員會審議的方案,變成最終要四個事務委員會通過,意味本來過五關的程序變成過八關,令立法工作的難度大為增加。
同時,「人民力量」黃毓民、陳偉業等已事先宣揚會對架構重組方案再發動拉布戰,如果按之前議席替補法案的經驗,有可能令法案再受拖延,令政府重組趕不及在7月1日前順利完成,影響新屆政府的施政。因此,現時的形勢已是相當嚴峻,對於反對派發動新一輪的拉布戰建制派必須有萬全的準備。
建制派目前首要之務,是確保四個事務委員會能夠如期完成重組方案的討論。事實上,有關重組的理據、內容在早一段時間已經交待得十分清楚,市民亦早已知悉有關內容,按立法會事務委員會的做法,一個會議已經可以討論完畢。因此,建制派必須要求委員會主席能夠嚴格把關,為每名議員的發言設限,特別是志在拉布的反對派議員,更要防止他們離題萬丈的發言,既為了保障會議的質素,也是確保會議能夠一次過完成審議工作。
更重要的是,建制派及特區政府都應汲取之前拉布的經驗,為法案通過定下死線,就如當年審議截取通訊條例一樣。兩者都有時間的迫切性,截取通訊條例需及時通過以填補法律真空,而重組法案也是要趕及在7月1日先完成重組,如果延誤通過將會帶來社會成本,設立死線是合情合理的做法。而立法會也可以在死線前,調整各個事務委員會、內務委員會、財委會及大會的開會時間,有利安排時間。
立法會主席和政府須把好關
當然,單靠死線也未必能確保反對派不會搞事,黃毓民已明言會提出各種修訂。在這問題上,立法會主席有把關的責任,一方面根據《議事規則》,主席可拒絕無聊瑣碎與法案內容無關的修訂;另方面,《基本法》七十四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根據本法規定並依照法定程序提出法律草案,凡不涉及公共開支或政治體制或政府運作者,可由立法會議員個別或聯名提出。凡涉及政府政策者,在提出前必須得到行政長官的書面同意。」而有關政府重組法案的修訂自然是涉及政治體制及公開開支,立法會主席及特區政府都應明確拒絕,這樣反對派自然拉布不成。
事實上,現時《議事規則》雖然無防止拉布的條文,但有賦予主席拒絕無意義修訂的權力,而《基本法》也對議員的修訂設立了有力的規限,這都是對付拉布最有力的武器。可惜的是,在之前的拉布戰卻沒有使用,引發之後一連串的風波,現在反對派已經磨拳擦掌,建制派現時更要齊心協力,在立法會上與反對派進行政治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