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修 香港海南商會會長
候任行政長官提出的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已經出爐,與現任政府架構相比,新政府架構主要有以下四大改變,第一,增設兩個副司長職位,以分擔司長工作;第二,增設文化局;第三,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分拆為工商及產業局和新設科技及通訊局;第四,將發展局和運輸及房屋局改為房屋規劃及地政局和運輸及工務局。三司兩副司十四局的新架構改組建議得到社會廣泛討論和認同,我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不給候任行政長官一個機會,讓他落實競選政綱,兌現競選承諾,帶領新架構下的治港團隊,再次創造香港的輝煌。
現任政府沿用上屆政府架構三司十二局,是其當時社會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有其合理性,亦配合行政長官的理念,精簡機構,縮小編制,加強與內地的聯繫往來,沖淡國際金融波動的影響,保持了香港經濟的持續發展。
改組方案體現施政理念
但今天的情況確實也發生了變化。回歸十五年了,香港在保持核心價值,新聞、言論及集會自由,維持法制精神等多方面都取得圓滿成功。但香港社會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比任何時候都激烈;樓價高、房屋供應少,影響低收入家庭以及年輕人安居;金融、貿易、航運三大區域優勢,被新加坡、上海和廣東超前;經濟增長放緩,影響了低學歷新移民就業;民生議題成為社會的焦點,更被反對派利用,加以擴大渲染,增加了許多不穩定因素。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社會穩定、人心穩定、政策穩定、公務員穩定,是何等的重要和緊迫!候任行政長官看到了問題癥結所在,在競選政綱中提出以穩定為大前提,亦強調社會變革的重要性。
新一屆政府架構重組,沿用並保留了現任政府架構的大部分政策局,不難看出,這一切都是基於穩定的考量,也是候任行政長官施政理念的必然,符合社會輿論的期待。作為民意代表,在立法會的投票取向,必須以穩定和社會共識為依據。
改組方案體現發展是硬道理
從候任行政長官的治港藍圖中不難看出,在改善民生基礎上,發展經濟乃是重中之重。必須扭轉香港經濟多年低比例增長這一現況,國家的「十二五」規劃,投資、出口、消費這三駕馬車,同樣適合於香港。根據香港國際市場的特殊性與複雜性,重新制訂新的玫瑰園計劃,振奮人心,凝聚社會各階層力量,在周邊經濟不明朗、香港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顯得尤為重要。
將現屆政府已達成社會共識的大型基建計劃,包括港澳珠大橋、港深高鐵、西九龍規劃、郵輪碼頭、第三條機場跑道、三大醫院擴建等等工程,納入新的玫瑰園計劃,增建公屋、居屋,增設康體設施,加強航運中心地位等等。相信通過基建帶動經濟增長、帶動勞動力就業、帶動可支配收入增加,比派錢帶動區域暫時消費增長更加有效。
新架構建議適應發展需要
目前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的工作太多太忙了,可以說到了分身不暇的地步。為了保證政府架構中最重要的兩位司長有更多時間進行跨部門協調工作及長遠政策制訂工作,增設副司長是非常必要的。新增設的副政務司長,其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教育福利、退休保障、人力資源,以及文化政策,直接向政務司長負責。而新增設的副財政司長,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落實與內地簽訂的經濟合作之協調,配合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政策統籌制定和推廣,直接對財政司長負責。
新架構的十四局,設置更加合理專業,更能突出候任行政長官重視民生和經濟發展的理念。其中財經事務與庫務局、工商及產業局、科技及通訊局、房屋規劃及地政局、運輸及工務局,是負責各項建設最能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政策局,符合社會振興經濟的期待。雖然政府架構重組因為增加人手而令每年政府支出增加七千二百萬元,但相比於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及跨部門協調,從而令經濟收入增加百億或千億元,絕對是用得其所。
發展永遠是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對香港市民而言,發展的最終結果就是經濟恢復快速增長,個人和家庭實際收入增加,有能力安居樂業,增強對香港的歸屬感,真真正正做到以港為家。如此,市民對政府和社會的訴求自然而然就會減少,對政府和社會就會更加信賴。
綜上所述,我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不給候任行政長官一個機會,讓他落實競選政綱,兌現競選承諾,帶領新架構下的治港團隊,再次創造香港昔日的輝煌。期待和相信香港製造、香港產品、香港精神,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製造、最好的產品、最好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