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潤華
大千世界萬物蒼生,總有些人較為幸福而有些人則較為不幸,部分人得天獨厚:身體健康、事業有成、夫妻恩愛、高堂在上、兒女繞膝……,令人羨慕。
世界上少數富豪擁有全球大部分財富,他們可享優質資源,但像非洲埃塞俄比亞等一些不發達國家物資匱乏,人民溫飽難保,估計全世界有約十億人生活在衛生環境污穢、安全用水不足、居住空間擠迫的貧民窟內,中國內地西北部還有約一、二千萬人處於窮困境地,他們缺衣少食、飢寒交迫,一些人由於營養不良患病,或因衛生條件惡劣染上流行性傳染病,令人慨嘆!那些失明、聾啞、弱智、自閉、斷足少手等殘疾人士更屬弱勢一族,亟需社會的關懷與同情。此外,也有些人患有先天性遺傳疾病,終日為健康擔憂;也有些人後天得了頑病惡疾,需長期與病魔搏鬥……。故此「幸福不是必然的」,我們擁有健全的體魄,能看到繽紛的色彩,聽到蟲鳴鳥叫和嬰兒的歡笑聲……,這已是上天的恩賜,身在福中要知福。我們在感恩的同時亦應不忘照顧弱小,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不妨抽空做義工,齊來關愛世上諸多生活不好、遭遇不幸之弱勢社群。
從最近公布的2012《胡潤慈善榜》資料顯示,內地私人企業、富豪在2011年捐款行善金額已達到53億元,該數字比起七、八年前已是大躍進,而且超過了港、澳私企捐款總額(想當初筆者曾撰文批評內地富商不肯行善,想不到情況很快發生變化)。
近年來,內地善款不斷上升,究其原因可能是:政府加強了對慈善事業的優惠與鼓勵,人們行善、捐助的意慾增加;媒體大力宣傳、表彰樂善好施之慈善家,受到輿論催谷、影響,國民的思想、觀念發生變化,富有者醒悟到有責任回饋國家及社會,亦覺得從事慈善、公益事業光榮、自豪;一些人事業拓展,每年盈利遞增,年齡漸長,或從歐美富豪慨捐中得到啟發,於是決心自盈利中抽出若干百分比撥入基金行善,用作扶貧濟困、興學助教及其他社會福利,乃好現象、好風氣。
慈善是愛心的體現,是一種功德。人們常說:「施比受更有福」,能夠給予、付出表示你有餘裕,處境比別人好,捨得捐款行善才是真正富有的人。祈望富商、富有家庭的主持人覺悟,從收益中撥出10-20%用作慈善、公益用途,這樣既可幫到有需要的人,又可積福蔭及後代,對事業持續發展不會有多大影響,何樂而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