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北俊
「雙非」童問題令到在內地居住,但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兒童數目大增。這些內地港童都可享港人權利,但有醫護人員警告,他們除了因回港就讀而對新界東學位需求造成沉重壓力外,對新界東醫療服務的需求正與日俱增,尤其令到鄰近邊境口岸的北區醫院急症室,及大埔那打素醫院的兒科服務有人滿之患,嚴重影響服務質素。為了改善新界東的醫療服務水平,我認為應盡快增加新界東聯網醫護人手,及研究擴建北區醫院,以應付新界東越來越大的急症及兒科服務需求。
根據統計處及內地部門合作推算出來的數字顯示,於2001年至2011年間,在本港出生的「雙非」嬰大約為十七萬人,而當中居住在廣東省一帶的人數佔七至八成,即約為十四萬人,而這類兒童是較大機會來港使用香港醫療服務。事實上,醫管局指過去六年,合資格跨境來港求醫的內地港童已增加近三倍,而當中約七成選擇到新界東的醫院求診。所以,北區醫院急症室、大埔那打素醫院和沙田威爾斯醫院兒科的服務水平,均受到影響,當中又以最接近邊境的北區醫院急症室情況最嚴峻。
原因是目前五個陸路出入境口岸中,有四個接近北區,故若需要在口岸召救護車送院的跨境兒童病人,絕大部分都是先送到北區醫院急症室。求醫者中主要為兩至三歲幼童,但由於北區醫院並沒有住院兒科,經急症室接獲的跨境病童若要入院,又必須轉送至大埔那打素醫院,較嚴重的兒童病人,則會送至威爾斯親王醫院,而以比例計,那打素醫院及威院每年平均接收的內地港童急症,分別佔全港的兩成半及一成。由此可見,內地港童對新界東所造成的醫療壓力有多大。
由於病人都是因為身體不適或有病在身才前往求診,故等候時間延長,病人的不滿程度自然「水漲船高」,心情較為煩躁,往往向醫護人員口出怨言,這雖可理解,但醫護人員又何嘗不是飽受壓力?
所以,我認為政府首先要設法增加新界東聯網三間醫院急症室及兒科醫護人手,和加設病床,尤其是站在醫療跨境港童最前線的北區醫院,更要馬上投放更多資源,以便提升其醫療能力,應付跨境病童與及當區居民的龐大需求。
此外,大量內地港童的問題,是涉及本港整體人口政策的評估。因此,我認為政府,尤其下任政府更應一併研究有否需要將目前只得六百張病床,僅為急症普通科醫院規模的北區醫院進行擴建,以提升其服務能力,以應付未來跨境病童、北區市民,以至邊境區發展所帶來的醫療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