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文報紙從2000年加價售6元至今,《信報》率先再加價,下周一起每份加至8元,業界指或會掀起報業加風。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錦燕)中文報紙零售價凍結12年後,財經報章《信報》率先破冰加價,下周一起每份售價由6元加至8元,事件或會掀起報業加風。《信報》管理層表示,不擔心加價會流失讀者,有信心能用高質素的內容留住讀者。面對現時「資訊爆炸」的時代,有學者分析,報章需有市場特色,才能在「汰弱留強」的報業大戰中殺出新血路。
《信報》由下周一起上調零售價,加幅達33%,而網上收費版則維持不變。《信報》行政總裁羅燦表示,印刷及人工成本上升,要有更多專業的人才資源才可以吸引讀者,若果原地踏步,讀者亦會流失。他又稱,報章提供的主要是財經資訊,而讀者主要是專業人士及管理層,評估後認為可把新價調整至8元。
信報:有信心留住讀者
面對報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除有收費報章競爭,近年亦有免費報章加入市場。《信報》總編輯陳景祥表示,雖近年來有不少免費報紙推出市場,現時情況是「資訊爆炸」,但不擔心市民會因加價而拒絕購買收費報章,有信心用內容留住讀者。他說:「若消費者認為,一些有用的資訊以及好的分析報道,是物有所值的,會願意購買這類型的報章。」
學者指同類報章或跟隨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認為,《信報》加價是理所當然,因其路線與中產及其他綜合路線的大眾報有所不同,市場定位較清晰,亦較少代替品,該報讀者對於售價的敏感度會較低。他相信同類型的財經報紙、以及以中產為主要銷售對象的報章,若見讀者接受《信報》加價,或會考慮在1個月至2個月內調整售價。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系教授梁天偉表示,報章收入不僅靠零售價,而要考慮廣告、銷路及讀者群等重要因素。他續稱,香港現時的報章局面很「微妙」,報紙眾多,但風格各異。他續稱,在目前不同收費報章及免費報章的激烈競爭環境下,不同報章需建立獨特的風格,以確保在競爭中站穩陣腳,不會被市場淘汰。
人工紙價12年內升逾30%
對於香港報業公會屬會10份中英文收費報章是否考慮跟隨加價,公會主席甘換騰表示,報業超過10年沒有調整價格,期間人工及紙價等已升逾30%,相信《信報》加價後會掀起加風,但因需符合《公平競爭法》條例,不會再與會員一起商討,而是由各會員自行決定是否加價。報販協會表示,報紙檔經營困難,望其他報紙亦考慮加價。
另一份財經報章《經濟日報》發言人表示,不評論其他報章加價,而他們有自己的計劃,適當時候會有公布。綜合性報章《星島日報》總編輯蕭世和表示,曾考慮過加價,但想不到《信報》加幅較多,「流傳過幾次加價的消息,今次終於有財經報紙落實加價,而且加幅會較大,我想這個令人有些少意外,其他報紙都會按自己個別情況去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