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陪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參觀故宮。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 據綜合報道,昨日是德國總理默克爾兩天中國之行的最後一天,她先後到訪故宮並赴天津訪問,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全程陪同默克爾的訪問活動。分析稱,默克爾此次訪問也凸顯了中德關係的政治色彩。默克爾此行可以跟未來的領導人建立聯繫,顯然德國試圖在國際政治中打德中關係牌。
昨天,溫家寶總理陪同默克爾一起參觀故宮。雖然默克爾已經六次訪華,但這是她首次到訪故宮。緊接著,溫總理陪同默克爾乘坐京津高鐵赴天津訪問,這將是默克爾首次乘坐中國的高鐵。溫總理之前在與默克爾會面時就表示,這次中德政府磋商將是本屆中國政府任內最後一次了,也是溫家寶作為總理最後一次接待她訪華。
在天津期間,溫總理和默克爾一同與中德企業家舉行座談,而默克爾本次訪華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著眼於繼續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在中德建交40年,中國是德國第五大的貿易夥伴,同時還是德國歐洲以外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美國。德國著重向中國出口機械及汽車,某程度上緩衝了自己的歐洲夥伴們因歐債危機而變得疲軟的需求。
隨同默克爾來訪的不僅有多位企業家,而且在30日中德政府磋商之後,兩國簽署了涉及電動汽車、生物技術、氣候保護等領域合作的18項協議文本,有關企業、公司則達成的商業合作總金額約67億美元(約港幣519.67億元)。另外,溫總理和默克爾總理共同出席空客天津公司第100架A320飛機的下線儀式,並共同見證了《空客中國總裝線二期框架協議》的簽署,以及以價值35億美元的採購50架A320飛機的協議。
據悉這是默克爾今年內第二次訪華,除經濟關係之外,消除歐債危機是此訪問的最重要議題。默克爾打算爭取中國為解決歐債危機提供更多幫助。有輿論稱,中德兩國在政治話題上存在諸多分歧,但雙方最大的共同點是秉持實用主義的成熟外交,中德經貿已密切到讓歐盟智庫形容為「共生關係」的地步,兩國優勢互補,「歐洲越衰退,中國在德國外交格局上的份量也就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