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珍
民主黨之敗既是在於自身策略定位錯誤,也是敗於公民黨搶票太狠。本來,民主黨自從支持政改方案後,民望一直持續上升,其溫和協商路線得到主流民意肯定。然而,民主黨為了進一步擴大政治光譜,爭取一部分激進票源,在策略上不斷轉趨激進,意圖與「人民力量」、公民黨等搶奪激進票,在立法會選舉上左右逢源,結果卻丟棄了自身最大優勢,導致大量中間票流失,兩面不討好。同時,民主黨對於公民黨的搶票一直不以為意,既沒有及時反駁「人民力量」的攻擊,也沒有防範公民黨的告急搶票,結果在公民黨大量「斵票」之下遭到重創。
民主黨在今屆立法會地區直選失利,只取得四個議席,在新界西更加全軍覆沒。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表示,今次是非常嚴重的挫敗,為民主黨今次立法會選舉受重創,需要承擔政治責任,決定辭去主席一職。民主黨在這次選舉中不但議席總數下降至6席,而且在新界西這個票倉選區一鋪清袋,不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都是大敗。民主黨事後表示整體失票有深層次原因,要深刻反省,要更新形象,要更年青化和活化表達理念。不過,這些都並非重點,民主黨之敗既是源於自身策略定位錯誤,也是敗於公民黨搶票太狠所致。
民主黨靠攏激進丟棄最大優勢
民主黨這次慘敗確實出乎外界意料。在去年的區議會選舉中,民主黨儘管面對「人民力量」的「票債票償」狙擊,但整體議席只是減少3席,總得票反增加3萬多。事隔一年,民主黨在立法會選舉卻遭遇滑鐵盧,主要原因首先是路線策略出錯所致。民主黨自從支持政改方案後,民望一直持續上升,即使在區議會選舉中面對「人民力量」的「自殺式攻擊」仍然分毫無損,正是由於其溫和協商路線得到主流民意肯定,迎合了中間選民希望催生一個能與中央溝通的溫和反對派政黨。當時民主黨能夠抵住激進反對派的攻擊,堅持與中央溝通令本港政制發展向前跨出一步,得到了中間選民肯定。
然而,民主黨及後卻不斷丟棄這條溫和路線,在立場上愈走愈激,策動所謂「紫荊花革命」;在財政預算案上否決政府的臨時撥款,甚至連派6千元的建議也要反對;與激進反對派合流不斷製造政治對抗,挑動兩地對立;在立法會選舉更打出「反中」牌,提出要「重建一國兩制」;在國民教育事件上出爾反爾,策動反國教行動。這些行徑都說明民主黨與公民黨、「人民力量」、社民連等鬥激搶票。民主黨打的算盤很簡單,經過區議會選舉一役,得到不少中間選民支持,為了進一步擴大政治光譜,爭取一部分激進票源,民主黨於是在策略上不斷轉趨激進,意圖與「人民力量」、公民黨等搶奪激進票,在立法會選舉上左右逢源。
然而,民意支持不是靜態,相反民意如流水,不少中間選民並沒有很強的政治傾向,在投票的抉擇上基本上是「鋪鋪清」。民主黨在政改一役表現出道德勇氣,中間選民就力保民主黨候選人。但現在眼見民主黨不斷靠攏激進,試問怎可能得到這些選民支持?結果導致大量中間票流失。同時,民主黨也難以開拓激進票源,黃毓民等人並且將狙擊民主黨作為參選政綱,在兩面夾擊下,導致民主黨得票大跌。事實上,選舉講求的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民主黨竟然放棄自身最大的優勢,改變了溫和理性路線與公民黨、「人民力量」鬥喊「反赤化」,這是選舉大忌。何以民主黨候選人在選舉論壇上往往成為眾矢之的,既受到「人民力量」的死咬,也受到其他反對派候選人的揶揄,這正是投機路線四面受敵之故也。
公民黨搶票太狠 民主黨認敵作友
雪上加霜的是,民主黨更遭到公民黨的全力搶票。公民黨在港島及新界西都排出強陣出擊,並將最具叫座力的候選人挑在名單第二位,告急吸票的目的早已不言而喻。然而,民主黨對此卻不以為意,甚至為了爭取公民黨在「超級區議會」上的支持,「禮讓」郭家麒及余若薇「落戶」新界西,結果是引狼入室。余若薇在參選第一日就打出告急牌,揚言要取得兩席,意味公民黨要在新界西多吸近8萬票。這些選票從何而來,自然是出自其他反對派政黨身上。因為何俊仁出選「超級區議會」而蜀中無大將的民主黨更成為主要的搶票目標。最終公民黨取得了7萬多票而只能取得1席,浪費了3萬多票,而李永達及陳樹英卻雙雙落馬。如果不是公民黨自私的搶票,鹿死誰手仍未可知。就是工黨主席李卓人也直斥,公民黨不能在新西取得兩席,但取得票數比一席所需的多,而同時民主黨就落敗,明顯一邊吸票過多。
類似的情況在港島同樣發生。陳家洛及陳淑莊要取8萬票,令失去甘乃威等樁腳的單仲偕一度選情告急,最終陳家洛狂取7萬票,而單仲偕憑最後階段的告急方能幸保一席。在九龍東的梁家傑及新界東的湯家驊同樣是早早告急吸票。同時,公民黨與「人民力量」候選人一直有默契地夾攻民主黨,在選舉論壇上肆意辱罵,地區上不斷狙擊。可惜的是,民主黨一直認敵作友,在選舉上沒有防範,既沒有及時反擊「人民力量」的指控,也沒有應對公民黨的告急搶票,導致了民主黨多個邊緣議席相繼落馬。其中公民黨的操作是一大主因。何俊仁事後指他不想批評「盟友」,但政黨各有選擇選舉策略的自由云云,已經間接表達對公民黨的不滿。正是由於民主黨在策略上一錯再錯,終落得如此田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