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博士
這次立法會選舉,同一陣營的參選人往往是最大的競爭對手,因為大家都在搶同一陣營的選票。在人人告急的情況下,告急只會搞亂競選策略,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多大作用。經此一役,所有政黨應明白胡亂告急是不明智的,要麼大家信守分區宣傳的承諾,要麼大家以不同的政見爭取選票。
2012年立法會選舉終於成功舉行,投票率創新高,分區直選有183萬名選民投票,投票率高達53%;功能組別的區議會(二),即俗稱「超級區議員」的組別也有167萬人投票,投票率52%,只比分區直選少1%。
人人告急 搞亂選票分配
這次選舉競爭激烈,選舉結果揭曉之後,不少所謂的專家與政客紛紛發表意見,認為某些政黨輸、某些政黨贏完全是因為配票成功與否,這是很明顯的事後諸葛亮式的分析。在得知選舉結果之後才說該如此如此配票是一派胡言。實際上,在選舉過程中,誰也不知道選民將如何選擇,選民有百分百的自由決定如何投票,可以全家投給同一個候選人,可以全家自行配票……更何況在選舉時,所謂同一陣營實際上往往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因為大家都在搶同一陣營的選票。這一回選舉,最大的勝利者是民建聯與工聯會。民建聯分多張名單參選,彼此分區宣傳,不跨區搶票,不胡亂告急。而從民建聯分出來的工聯會則集中於自己的會員中宣傳,靠自己的會員送數位候選人入立法會。當然,在超級區議會的選舉中,也許民建聯內部也會有人批評李慧琼的告急,導致自己選票過多而劉江華落敗。這些人也許會說如果把李慧琼與劉江華的票加起來除以二,比民主黨的何俊仁更多。當然,這也是事後諸葛的評論。投票結果揭曉前,誰能知道何俊仁的選票會遠遠落後於涂謹申?
在人人告急的情況之下,告急只會搞亂彼此分區宣傳的策略,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多大作用。我認為經過這一役之後,所有政黨都明白胡亂告急是不明智的,要麼大家信守分區宣傳的承諾,要麼大家以不同的政見爭取選票。
民主黨輸在策略錯誤
實際上,今日香港政治光譜的確是拉闊了,特別是反對派。早期的反對派只有民主黨一黨獨大,再加上只能算是配角的一人政黨民協。現在則不同了,反對派中政治光譜、政見的陣營可分幾大類:一是老前輩民主黨;二是靠當年反23條而起家的公民黨;三是工黨與街工;四是「人民力量」與社民連。這一回選舉,民主黨在分區直選中大敗,特別是新界西竟然全軍覆沒,原因是民主黨後知後覺,依然以為自己是反對派中的老大,有條件分拆名單參選以爭取多些席位,而不知道今日反對派已經很清晰地分成四大陣營。四大陣營瓜分反對派的總得票,幾乎是勢均力敵了。結果民主黨分拆了名單也分散了選票,這是競選策略錯誤的問題。當然,民主黨內派系眾多,長年內訌,不分拆名單,誰排在參選名單的第一位、第二位……也是老大難的問題。
最後應該一提的是,這一次的選舉,當選的新人相當多,特別是民建聯與工聯會。新人輩出是好事,不論是哪一個政黨,老將長期霸著席位就是黨內分裂的最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