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制裁「試刀」 日產車加徵保證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中國將對日產汽車部分產品加徵保證金。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莫豐齊 北京報道)中日關於釣魚島的角力,已在經濟層面涉及到了具體的產品項目——進口汽車。中國海關總署與中國商務部19日同時發出公告,將對原產於日產(北美)汽車有限公司(Nissan North America,Inc)的部分汽車產品,徵收反傾銷稅保證金和反補貼稅保證金及相應的進口環節消費稅保證金和進口環節增值稅保證金。在商務部作出覆審裁決前,暫不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雙反稅)。

 海關總署公告說,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已決定,自2011年12月15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汽車產品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期限為2年。最近,日產(北美)汽車有限公司申請作為新出口商適用單獨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率,自2012年10月19日起,對申報進口原產於日產(北美)汽車有限公司的部分汽車產品,除徵收關稅、進口環節消費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外,還應按「其他美國公司」適用的反傾銷稅率(21.5%)和反補貼稅率(12.9%)徵收反傾銷稅保證金和反補貼稅保證金,及相應的進口環節消費稅保證金和進口環節增值稅保證金。

傾銷補貼 調查至明年中

 中國商務部當天也公告,對原產於日產(北美)汽車有限公司的進口被調查車輛所適用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進行新出口商覆審。9月3日,日產(北美)汽車有限公司向商務部提交了新出口商覆審申請。日產(北美)汽車有限公司表示,在原始案件調查期間未向中國出口被調查產品,與原始調查案件中其他美國被調查產品生產商不存在關聯關係,在原始案件採取措施後對中國大陸有實際出口,符合新出口商的條件,請求商務部立案進行覆審審查。本次調查覆審範圍為申請人的新出口商資格,對中國出口的被調查產品是否存在傾銷、補貼及幅度,將於2013年7月18日前結束。

被罰車型 在華銷量微小

 據本報記者了解,「原產於日產(北美)汽車有限公司的部分汽車產品」所指對象是整車(日產的核心零部件主產於日本本土),而中國內地市場進口日產(北美)的整車,數量非常微小。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公關品牌部項目總監沈莉昨天甚至告訴本報記者,中國目前「沒有」日產(北美)產的進口整車。

 此外,中國汽車工業諮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昨天告訴本報記者,日產汽車本地化程度較深,如東風日產、鄭州日產等,進口車數量較少。據他了解,有少量英菲尼迪,是原產自日本的。至於日產(北美)的進口整車情況,他表示,不太清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昨天告訴本報記者,日產(北美)整車數量「應該很少」。到目前為止,本報記者尚未得到日產(北美)汽車有限公司的直接回應。資料顯示,目前,日產美國工廠投產的主力車型,有埃斯特與新一代Altima。

日產汽車 中國市場下滑

 日產汽車近年在中國市場持續發力,中國內地市場已超美國市場成為其全球最大的單一國別市場。2011年,日產在中國市場銷量達125萬輛,同比增長21.9%,市場佔有率近7%;2012年,日產提出了要佔領中國市場10%的目標,也就是要超過180萬台的銷量。因在華銷售良好,日產汽車業績超過本田、豐田,首奪日本汽車廠商之冠。

 但日產在中國的「牛市」因釣魚島問題的持續發酵而中斷。日產在華銷量今年首次出現下滑,7月同比跌2%。在今年9月的一次外交部例會,記者問及日產汽車銷量下降的問題時,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回答說:「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當前中日關係發展受到嚴重干擾。要改變目前的狀況,日方必須立即停止損害中國領土主權的錯誤行為。」

相關新聞
3年來首入市 金管局穩港匯 (圖)
樓市熾熱 張炳良倡政府加強介入 (圖)
黨校開放式教學 育新型治國精英 (圖)
5公務船赴釣島 常態化執法懾日 (圖)
中國制裁「試刀」 日產車加徵保證金 (圖)
美「黑色星期一」25周年美股再黑 (圖)
白手興家女富豪中國最多 (圖)
化工廠偷排廢水 京杭大運河變藍色 (圖)
美Banana Boat牌防曬噴霧搶火燒傷人 (圖)
奧巴馬譏羅姆尼失憶詐傻扮懵 (圖)
日無業漢持菜刀JR站亂斬5傷
活牛今年5加價 牛柳百元一斤
政府擬做「莊」保打工仔血汗錢 (圖)
新界原居民集會 爭村屋僭建合法 (圖)
張建宗:長津計劃不變盼通過 (圖)
粵港聯手破2670萬象牙走私 (圖)
解放軍護航艦逐海盜救港商船
港130人墮投資騙局蝕千萬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