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鍾國斌希望日後大家想起他是中小企發聲的代表人物。香港文匯報記者黃偉邦 攝
今屆立法會70名議員已經正式宣誓就職,惟會議一開局又再陷入政治爭拗的泥淖中,正因歐美經濟復甦無期而令未來發展蒙上一層陰霾的香港,出路未明,需要的是為香港進一步發展出謀獻策者。首次當選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的鍾國斌,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就坦言,香港一直太過倚重房地產、金融及旅遊業,忽略了很多大有可為的產業,「有危就有機」,他認為香港的紡織製衣業是時候進行轉型,由過往單純的製造業,轉型為時裝產業,拓闊香港的發展空間,並建議當局盡快成立「服裝發展委員會」,統籌目前政府和民間的零散資源,協助業界升級轉型。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葉詠儀
回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的紡織及製衣業盛極一時。鍾國斌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談到自己在今年立法會選舉期間拜訪過數百位廠家,以了解他們的訴求。他們異口同聲地說,由於廣東省經濟高速發展,加上當地經濟轉型以至環球經濟不景等,令香港廠家在廣東省的「生產黃金期」已經過去,要轉移陣地到其他東南亞國家去。
他續說:「你由九龍搬去香港住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何況現在要整間廠房搬去其他國家,談何容易?很多行家都是由(內地)剛剛改革開放時開始在內地設廠的,當時二三十歲,但現在都已經五六十歲,哪還有魄力去搬?下一代又不肯接班,願意的只是少數,所以很多行家都感到無奈,慨嘆現在是『有得做就做,做多幾年就退休』……我心想,難道這一行真的從此要式微?」
內地經濟起飛空間大
鍾國斌堅信,紡織及製衣業在今日仍然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除了本地市場外,內地居民花在服裝的開支,已形成了一個總值高達5,000億元的市場,更將隨著內地經濟發展而逐步增加,而要把握這個發展機遇,關鍵在於轉型,「向時裝、創意方向行」,「現在年輕人穿衣都有自己的一套,喜愛自己自由配搭:在街上買了些衫回家,就自己去配襯,要穿出自己的風格及品味……你看香港理工大學時裝系每年的畢業生都100%就業,證明香港以至內地都對這方面的需求十分殷切……既然有人才、有需求、有市場,就有條件去轉型,創出更美好的未來」。
組政府民間資源發展
他坦言,其他先進國家及地區,紡織及製衣業都已走向時裝品牌這高增值的方向發展,倘香港業界成功轉型,將有助拓闊香港的發展空間。
不過,特區政府目前向業界提供的協助相當零散,而業內雖有很多關心行業長遠發展的有心人,但力量分散,故特區政府倘能成立一個可整合政府和民間資源的、透過「官產學研」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服裝發展委員會」,將有助業界轉型。為此,他會盡快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會面,並提出有關要求。
鍾國斌說:「成立專責委員會不是新事物:唐英年在2002年擔任工商局局長時,就成立了類似的委員會,但因對方其後晉升為政務司司長,令委員會無人理,任期屆滿後就無聲無息地解散了。」
為各製造業組力量
他坦言,明白在今時今日要求政府主動為某個行業制訂特定的發展政策有一定困難,故自己已做好「第二手準備」,以業界立法會代表的身份組織一個民間委員會,「我已經度好橋畀政府:有整套委員會的腹稿,並開始邀請專業人士、學界和商界代表參與,希望在品牌零售、製衣生產、貿易採購及科研檢測4方面去推動業界發展」。
除了他所代表的紡織及製衣界外,鍾國斌強調,他同時會推動玩具、鐘錶、手袋和皮鞋業等成立專責個別行業的發展委員會,「香港大部分的製造業都是中小企,我希望日後大家提起鍾國斌,就會立刻想起中小企,想起我是中小企發聲的代表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