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偉
昨晚播出的港台節目《鏗鏘集》,以「吶喊」為題報道了早前的國民教育風波。本來,國民教育是城中熱話,《鏗鏘集》以此為題無可厚非,但該集節目內容、編採方針以至旁述等都明顯存在偏頗的政治傾向,整集節目都只有反對國民教育的一種聲音,相反支持國民教育的聲音卻被「滅聲」。這樣的編採立場暴露了《鏗鏘集》的監製及編導,對於國民教育早有成見,並利用港台的資源及時間作為政見宣示的舞台,這不但是不專業的表現,更是違反了公營電台持平中立的製作守則。
該集節目一開首就引用了魯迅《吶喊》自序中的「鐵屋」比喻,這與反國民教育人士經常掛在口邊的「鐵屋吶喊」如出一轍,目的都是將大部分國家都在推行的國民教育肆意醜化、妖魔化,將自身抗爭行為美化的政治化妝。事實上,社會各界對國民教育有不同立場大可理性討論,沒有必要互扣帽子,以情緒化的語言抹黑對方,而且以所謂「鐵屋吶喊」來比喻反國教行動本身也是引喻失義,有自抬身價之嫌。反國民教育人士自我吹噓是他們的自由,但作為時事節目的《鏗鏘集》有必要照單全收,並且以整集的節目為其塗脂抹粉嗎?
更令人側目的是,《鏗鏘集》自稱「定位很清晰,要求鏗鏘有聲,講真話」。照常識理解,講真話就是不能偏向一邊,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故意誤導。但在昨晚節目中,全部都是反對國民教育的聲音,節目訪問了家長、同學以及市民,都是清一色反國民教育,其中一名受訪者更是學民思潮義工,節目的受訪者完全偏向一邊,難免令人誤以為全社會只有一種聲音,但這是真實的情況,是講真話嗎?顯然不是。至少不少政黨、議員、團體、學校、家長、教師及市民大眾,都通過不同渠道來表達支持國民教育的立場,鮮魚行學校的校長及教師們,也在壓力之下秉持對下一代負責的態度,繼續教授國民教育科,難道這些都不值得《鏗鏘集》報道?他們的意見難道一點價值都沒有?為什麼《鏗鏘集》在製作有關國民教育的專題時,完全遺忘、禁絕了這些支持的聲音,這樣就是他們所謂的講真話嗎?
熟悉節目運作的人士都會知道,類似《鏗鏘集》一類的新聞節目,監製及編導完全可以主導節目的編採方向,主導節目的旁述撰稿,即是說,他們可以操控節目內容,所以更應保持高度的政治中立,讓正反的意見都可得到充分的表達,這本身就是傳媒最基本的操守。然而,《鏗鏘集》的監製薛友德及編導關鳴川負責節目製作多年,卻明顯缺乏基本的專業操守,令節目淪為一家之言,更成為部分團體及人士宣傳政見的舞台。冰封三尺實非一日之寒,過去薛友德在製作一些政治性題材例如六四事件、政制發展時,亦多番被人質疑為政治偏見太重,令一個新聞節目變成了政治節目,這恐怕非社會所樂見。
港台由公帑營運,製作人必須嚴格遵守《節目製作人員守則》,保障節目「必須以公正不偏的態度處理」,否則等如是以公帑資助部分政治勢力,不符合社會利益。然而,港台節目如《頭條新聞》、《議事論事》等已多次被輿論批評政治立場偏頗,過分偏向某些政治勢力,與《蘋果日報》之流並無分別,毫無客觀公正可言。現在連老牌節目《鏗鏘集》也愈趨政治化。看來,市民真正應為之「吶喊」的,正正是這種公器私用的歪風。港台管理層理當正視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