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孫西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11月8日中共將召開「十八大」,這次大會選出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會對中國未來的發展作出全面部署,必將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因而備受國際社會矚目和港人的關注。應該看到,香港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中共「十八大」將給香港帶來難得的歷史機遇,必須進一步拓展香港與祖國內地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促進互惠互補、共同發展。可以相信,中共「十八大」後,香港將在國家發展中更加繁榮。
互惠互補共同發展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香港在資本、技術、人才和海外市場等方面,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了幫助,香港自身也從中受益。特別是在企業融資、現代化服務行業和創新科技等方面,香港可發揮更大作用。香港作為全球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全球特別是亞洲資本流通的集中地,也是內地目前能夠充分利用和發揮影響力的國際金融平台。全球最大的一百家銀行中,約70家都在香港設有分支機構。香港如果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為祖國內地提供國際級的金融服務,這不但可為香港帶來巨大商機,更可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出一分力。
香港已形成了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雙拉動的格局,面向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生產性服務業是支撐香港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比如國際金融、國際航運、國際物流和商務服務等;而消費性服務業則是拉動香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香港可以運用過往的經驗,幫助內地發展現代服務業。經過多年努力,香港已形成的產業結構和產業層次,也可帶動祖國內地提升知識創新能力、制度創新能力和文化創新能力。香港還可以運用自己在國際市場推廣和資本方面的優勢,結合內地在高科技領域的人才儲備與研發實力,共同開發最新創新科技,並將其快速產業化。
治國理政重大課題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可以用好各種有利的國際網絡,以促進香港和祖國內地良好發展。在中共「十七大」時,胡錦濤代表中央發表報告時指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是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面臨的重大課題,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同時要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預香港、澳門事務,偉大祖國永遠是香港、澳門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
眾所周知,香港毗連廣東省珠三角,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回歸祖國後,香港的發展,更離不開祖國內地廣闊的腹地和深厚潛力。15年來,中央為香港提供了巨大資源、資金和人才出路,相信在中共「十八大」後,將繼續為香港經濟轉型和發展提供難得契機。改革開放以來,內地一直是香港的最大貿易夥伴,現時單是廣東省的GDP已是香港的三倍多,港資企業在廣東數量已達56,000家。另一方面,也有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人前赴內地升學和定居。截至2011年10月,共有11,000名香港學生在內地205所高校就讀和進行研究工作,這個數字正逐年上升。據統計,目前單是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長期居住和發展的香港人就有50萬以上。不少香港年輕行政人才、金融人才和電影文化創意人才,他們的事業前途既在香港,也在內地。
兩岸交往重要通道
在兩岸實現全面「三通」之前,香港是台胞赴閩尋根謁祖、探親旅遊和投資貿易的重要通道。特別是香港金融業擁有CEPA市場准入的優勢,為台資金融機構經由香港投資祖國內地提供了便利。據香港貿發局調查,「大三通」後,七成以上的台商仍會利用香港的金融體系支持內地業務。在兩岸實現直接「三通」後,香港雖然不再扮演傳統上經貿性的中介橋樑角色,但是對台灣經濟仍然具有高度的戰略意義。首先,香港以其「一國兩制」的特殊性,為許多大陸台商提供經營與投資的操作平台,另一方面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和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台灣與亞太區域經濟連結的重要途徑和平台。
不可否認,兩岸之間的密切合作,使「香港因素」成為內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為促進兩岸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同時,內地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也為香港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特別是為香港中小企業的發展拓展了廣闊空間,促進了香港經濟的持續發展。據香港媒體報道,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近年來,港台關係也有重大突破。2010年香港成立了「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與台方的「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共同搭建了互為對口交流協商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