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寧 亞太國際關係學會成員
近日有團體發起遊行,爭取政府訂出落實全民退休保障的時間表。全民退休保障在實際操作和效果上有一系列問題,社會應持開放態度討論各種方案。
香港社會正出現深刻變化,例如傳統以來子女供養父母的觀念正在動搖;越來越多家庭不願養育兒女等。在這情況下,更多長者可能無法在晚年照顧自己。在這背景下,部分團體、議員等提倡設立全民退休保障,讓為香港貢獻一生的長者可以安享晚年。該目標出發點雖好,但是其實際操作和效果必須考慮一系列問題:
一是該制度對年輕人工作的積極性會有甚麼影響。很多基層市民都盡可能自力更生,不領取綜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認為公帑應用在最需要的市民身上,不應過分依賴政府。若然實行全民退休保障,該制度提供的資金援助會被認為是人人應得的,根本改變長期以來社會對政府提供支援的共識。這會否打擊年輕人工作的積極性,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二是該制度的資金從何而來。如果是由僱員供款,香港已設有強積金制度,僱員必須參加。一直以來,強積金制度被認為問題多多,如收取的行政費偏高、供款者投資自由被剝削、強積金回報並不理想等。若然強積金制度不被取消或改善,全民退休保障將令市民額外供款,加重了其財政負擔。同時,部分市民吸收推行強積金制度的「失敗」經驗,勢必大力反對。政府將會遇上巨大的政治阻力。
如果是由公帑支付,雖然市民的感受較輕,但是仍會關注有限的公帑是否合理被運用,尤其是納稅較多的商界和中產階層。全民退休保障表面看似公平,但是否最適合的方法協助有需要的人士?如果可以把不需要全民退休保障、生活較富裕的人士獲得的政府援助,通過各種針對性的措施,放在有需要的人士身上,是否更貼近社會需要?這問題值得社會探究。
三是該制度會否對社會構成潛在分化。全民退休保障需要大量資金,能否長期持續下去是令人憂慮的問題。尤其香港人口老化問題突出。根據統計處預計,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將由2011年的13%上升至2041年的30%。在職者的供養能力未必能追上人口老化的需求。若然有關資金的來源出現不穩定,縱觀外國情況,政府勢必推行一系列措施如延長退休年齡、減少能領取的金額、提高稅率等,屆時政府與市民、長者與年輕人、富人與基層等之間的矛盾勢必加劇。
就著以上的考慮,社會在討論如何協助有需要的人士時,不應先設有前提,例如要求政府一定要訂出落實全民退休保障的時間表等,反而應持開放態度討論各種方案。政府已成立扶貧委員會,各界應向該委員會提出意見,讓香港可以成為老有所養的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