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太與協會義工細心聆聽露宿者的心聲。 扶貧委網誌圖片
在普天同慶的聖誕佳節,身任扶貧委員會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不忘愛己及人,親身到深水埗探望居住在「板間房」及「天台屋」的兩戶人家,以及在附近一帶棲身的露宿者,為他們送上節日溫暖。林太昨日撰文坦言,無論是「板房」及「天台屋」住戶,或是露宿者,提供公屋是改善他們生活的重要一環,認同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提出透過官商民合作,把空置或等候拆卸重建的舊樓改為「市區中轉屋」,由非政府機構營辦提供暫時居所的建議值得考慮,以讓有需要人士從此「有瓦遮頭」。
林太在網誌中表示,聖誕節是普天同慶的日子,自己身為天主教徒,深明耶穌降臨為世人帶來希望,亦提點大家要在現代世界實踐基督徒的生活,並負起關懷和服務別人的使命,為此她想起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前晚在協會會董馬錦華等陪同下,到深水埗探望了分別居於「板房」和「天台屋」的兩戶人家,及在附近一帶棲身的露宿者,聆聽他們的心聲訴求,並了解協會中心提供的服務。
各有辛酸 同盼上樓
探訪過後,林太綜合露宿者心聲時說,由於他們屬非長者單身人士,慨嘆目前輪候公屋的時間很長,希望盡快獲編配公屋單位,從此「有瓦遮頭」,「公眾可能誤解露宿者一定是失業人士,或是靠綜援過活,但原來部分是『餐搵餐食餐餐清』的散工,亦有幾位寧願露宿街頭,好能保留多些收入給在內地居住的家人使用,他們都慨嘆目前輪候公屋的時間很長」。
其中一位領取綜援及獨居於「板房」的老伯亦向林太述說生活境況,指出生活最大問題是每月要用二三百元補貼私樓租金,但慶幸較早前獲關愛基金發放一次過資助稍作紓緩,今年開始實施的長者及殘疾人士「兩元乘車優惠計劃」更是最為老伯津津樂道。其後,林太又探訪一家四口的「天台屋」住戶,在地盤做散工的戶主,看見子女一天一天長大,最大的願望就是盡快獲編配公屋,令一家人的生活得以改善。
空置樓改短租解燃眉急
林太坦言,因應增建大量公屋需時,協會提出透過官商民合作,把空置或等候重建的舊樓改為「市區中轉屋」,由非政府機構營辦提供暫時居所,事實上,協會早前亦獲政府以象徵式租金租出一些舊樓單位,改為露宿者短期宿舍,認為上述意見值得考慮。
林太又說,政府及非政府機構多年來致力協助露宿者自力更生,希望他們早日脫離露宿的生活,但街道上仍然有露宿者出現,各有各的辛酸故事,期望官員實地探訪,有助當局了解社會的現象、露宿者的境況,以及服務提供者的看法,對制定政策措施有裨益,為此,扶貧委員會本月上旬召開的第一次會議中,已經一致同意委員會在未來工作中,必須持續地進行各類型的地區探訪活動。■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