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確有部分市民對於梁振英僭建有不滿,但其人其政必須區分,他的政策基本上還是得民心的,如果一個做好事的特首,都要去包圍他,要迫令他下台,還有誰可以坐這個位子?所以,「人民力量」倒梁根本找不到發力點,及後發癲衝擊,得不到社會響應之外,引起更多市民反感。不過,人民力量這次的違法抗爭性質極為惡劣,是公然挑戰法紀之舉,警方如果不將參與者繩之以法,某程度是鼓勵更多違法抗爭的行動出現。陳偉業、梁國雄之流以為每次抗爭都沒有成本,這次是要他們清還的時候了。
人民力量部署多時的元旦日倒梁遊行,結果慘淡收場,原來預期至少有1萬人參與的遊行,據警方統計只有1千人,與人民力量估計的相差多達10倍,事後陳偉業仍然死撐,但動員無力卻是明擺著的事實。人民力量倒梁遊行失敗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客觀的環境不會因主觀的意志而改變。儘管反對派喉舌每日營造山雨欲來的倒梁形勢,反對派的網上電台每日動員呼籲,但市民就是沒有參與倒梁遊行的意慾,因為目前的經濟環境並不壞,失業率接近全民就業,股市樓市炒個不亦樂乎,說是歌舞昇平固然是言過其實,但說是風雨飄搖,政府不得人心恐怕與事實相距甚遠。民意不是反對派可自主操縱的東西,市民有自己的判斷力,政府做得不錯,民生不壞,為什麼要出來倒梁?
倒梁違反市民利益難有反響
事實上,反對派不可能不知道現時的社會氛圍,與2003年沙士後的民生蕭條、市民怨氣十足不可同日而語,在這種氛圍下要發動群眾是很困難的事,通過民生及其他議題大包圍是一個方法,就如這次「民陣」也是以倒梁為旗幟,但暗裡卻是以東北規劃、民主政制、社會福利、房屋等議題作招徠,甚至連「法輪功」都來者不拒,才不致太過難看。人民力量以為可以憑主觀意願改變客觀現實,以為倒梁可以做出聲勢,元旦遊行的失敗正說明人民力量是高估了自己、錯判了形勢。
人民力量本來是打算通過元旦日遊行,搶去「民陣」的領導旗幟,奪取反對派龍頭之位,所以事前小動作頻頻,招降納叛,故意混淆,出發鬥早,無所不用其極,但最後卻是反應冷淡,1千名參加者都是人民力量的成員義工,遊行變成人民力量的私人派對。這無疑是摑了人民力量一巴,也是摑了召集人陳偉業一巴。教主黃毓民不在,陳偉業首次擔正就落得如此收場,陳偉業在黨內外的號召力也可見一斑。「人力」也知道遊行人數太過難看,要吸引社會注意唯有靠癲發圍,所以在前日遊行中,他們突然自行改變了路線,走出車水馬龍的街道、包圍禮賓府、癱瘓中環要道與警方對峙,都是發窮惡、色厲內荏的表現。
不過,人民力量這次玩得太過火,不但倒梁與主流民意相違,而且以犯法手段抗爭,也觸及了社會的核心價值。當晚,大批違法遊行人士包括陳偉業、梁國雄等被捕,社會反應大都是支持警方執法,說明人民力量的玩火舉動是適得其反。事實上,包圍禮賓府是極嚴重的舉動,不僅行為屬於違法,行動本身更有極大的象徵意義,就是堅決要將特首拉下台。然而,市民會問,為什麼一定要梁振英下台?他在施政上有什麼失誤嗎?
違法抗爭必須繩之以法
事實卻是沒有,有部分市民對於梁振英僭建確實有不滿,但其人其政必須區分,他的政策基本上還是得民心的,「雙非」問題困擾香港近十年,是他第一個出來叫停「雙非」,並提出法律解決辦法;上任政府坐看樓市上升,資助房屋堅持不復建,是梁振英大幅增加供應,為市民提供上車渠道;扶貧問題過去多年只聞樓梯聲,現在梁振英提出重設扶貧委員會,還正準備制訂貧窮線,過去政府何時提出過這些建議?當然,不能說這些政策都是怎樣怎樣的英明,但至少是得到民心。如果一個做好事的特首,都要去包圍他,要迫令他下台,還有誰可以坐這個位子,是找陳偉業、梁國雄做嗎?這些市民都心裡明白。
所以,人民力量發癲突圍,得不到社會響應之外,引起更多市民反感,就是其他反對派政黨都「樂觀其敗」,說到底還是失道寡助。不過,警方不能對此輕易罷休,人民力量這次的違法抗爭性質極為惡劣,對路上車輛、市民造成極大的危險,是公然地挑戰法紀之舉,警方如果不採取行動,不將帶頭者、參與者繩之以法,某程度是鼓勵更多違法抗爭的行動出現。陳偉業、梁國雄之流以為每次抗爭都沒有成本,這次是要他們清還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