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戴碧彥(左)及麥燕薇籲市民適時用智能手機。陳錦燕 攝
——用WhatsApp多通話1倍 專家籲適可而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錦燕)現今世代智能手機當道,無論在搭車、食飯或是逛街,隨處可見機不離手的「低頭族」。一項調查發現,逾半受訪的智能手機用戶出現「無手機恐懼症」,會因無手機使用而感焦慮;另長者亦加入「低頭族」行列,30%有用智能手機的長者甚至連去洗手間時,亦會使用智能手機。負責調查的香港研究協會負責人呼籲,市民使用智能手機要懂得適可而止,建議多與親友進行面對面交流,避免成為手機的「奴隸」。
智能手機日益普及,一人一部智能手機亦成潮流趨勢。香港研究協會於今年3月25日至4月3日期間,電話隨機訪問1,107名16歲以上的智能手機用戶,了解他們使用智能手機的習慣及對其生活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有近兩成用戶日均最少花5小時使用智能手機;最多用戶表示最主要用途是「進行即時通訊」(如WhatsApp),佔35%,而「通話」則佔17%。另外,53%受訪者表示,會因忘記帶智能手機而感到焦慮,11%人稱平均每隔3分鐘就要看一次手機,近60%受訪用戶表示去洗手間時會使用智能手機,以及出外旅遊時會隨時隨地搜尋無線上網服務。
用「智能」長者 3成上廁「低頭」
值得留意的是,雖出現上述「無手機恐懼症」的智能手機用戶,以18歲至30歲年輕人為主,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對手機上癮的長者人數亦不少。30%有用智能手機的長者表示,去洗手間時亦會使用智能手機,35%稱睡覺時會把智能手機放在身邊。
沉迷阻溝通 弱化親友情
香港研究協會總幹事麥燕薇指,調查結果反映大部分用戶有智能手機上癮的可能,不但青少年沉迷智能手機,家長亦有同樣情況。過分沉迷及依賴智能手機,會阻礙人與人傳統的溝通模式,甚至弱化親情及友情。「小朋友一部(手機),家長一部(手機),大家各自沉迷手機的虛擬世界,而忽略親友間面對面的互動。」
麥燕薇呼籲,市民在享受科技進步的同時,也要懂得適可而止。市民可透過親友間有趣的遊戲,如親友聚會時約定大家都不能使用手機,或利用一個盒子鎖住各自的手機等各種方式,逐漸擺脫過分依賴手機的習慣,從而學會適時將目光從手中的螢幕移至現實世界,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