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美食之前,文人騷客自然食指大動,亦寫下不少關於飲食的文章。 資料圖片
——舌尖上的文學二之一
中國人愛吃是不爭的事實,曾有人戲言凡天上飛、地上走、水中游的,中國人都能盡入口中。中國的飲食歷史源遠流長,上至皇室貴冑,下至平民百姓,無不愛吃,故有「民以食為天」、「食、色,性也」之言。《周禮》中提到天官塚宰的屬官有膳夫,其責為「掌王之食飲膳羞」,可見早於西周已有專人負責王室的飲食。《論語.鄉黨》中孔子所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更進一步明確表達了對選擇食材的標準、烹調方法的高度要求。
「食」的記錄
「食」既然在中國人生活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麼在中國文化和文學上又是否同樣舉足輕重呢?中國古典文學中提到食的作品著實不少,例如先秦《詩經》不少詩篇都提到中國人的主食—稻米,以及時人飲宴享樂的場景。唐代陸羽的《茶經》對中國的沏茶藝術、日本的茶道均影響深遠。宋代蘇軾的《老饕賦》、《豬肉頌》更是開宗明義把「吃」當作正事,以「貪吃者」自居,對食物歌之頌之。明代張岱《老饕集》、袁枚《隨園食單》記載了文人騷客對食的獨特見解,以及中國各地的飲食狀況與烹飪技術。民國以後魯迅、梁實秋、汪曾祺、唐魯孫的作品都有不少中國人食事的風景描摹。文學作品的飲食場景不單躍然紙上,甚至跳上讀者的飯桌,在滿足食家的精神之餘,更讓大家一飽口福,近年茶樓食肆的「紅樓宴」、「金庸宴」就是最好的例子。
「食」的書寫
但若仔細閱讀上述作品,讀者就會發覺這些文學作品雖然談吃,但卻與近年興起的「飲食書寫」概念頗有出入。套用台灣美食家、史學家逯耀東的話,這些作品都是對飲食經驗的回憶,以及飲食回憶的記錄。而所謂「飲食書寫」,卻有更高的要求,除內容須以食為主軸,更要將飲食融入文學意象,借食以抒情或懷人,達致意在言外的境界,具人文關懷,由食物的滋味觸動讀者心靈,引發各自的想像。若按此標準,不難發覺以「美食之都」自居的香港似乎枉負盛名,反之台灣的「飲食書寫」卻能大放異彩,不單作品繁多,更有大學開辦專題研究課程,把「食」和「文學」的結合提升到更高層次。究竟香港讀者除了邊嚼零食邊沉醉於《深夜食堂》的人情味以外,尚有甚麼選擇?下期再談。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 謝芷艿
Email:cie@hkbu.edu.hk
逢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