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翼民
蘇州無錫一帶的百姓從前的交通工具主要靠的舟船。莫奈何啊,太湖流域,河湖港汊縱橫交錯,要生存過日子、生產求發展離開舟船怎麼能行呢?
三千多年前泰伯奔吳、肇開勾吳古國、斷髮紋身、從俗化俗,開掘中國第一條運河伯瀆港,發展水利和交通為一大要務,那個時候就有了船的雛形。筆者曾去常州淹城遺址觀瞻過一種獨木舟,也許就是最早最原生態的船隻了。到了吳越春秋時,船隻不僅是生活生產必不可少之工具,也是戰爭的重要器具,史載吳王就曾在太湖邊建造過大型雙層 「戰艦」——艅艎,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水戰——吳越夫椒之戰中建立過殊勳呢。
歷史的長河緩緩流淌,到了晚清時代,中國歷史上第一艘蒸汽機輪船也誕生在舟船之鄉長江南岸、太湖流域。此船名「黃鵠」,係無錫人徐壽和華蘅芳的傑作。嗣後,小火輪便在江南的水域日漸活躍起來了,民國年間,蘇州和無錫廣袤的鄉鎮間就有了小火輪客船,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末葉,直到公路鐵路交通飛速發展,小火輪客船方始絕跡。筆者記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經多次搭乘小火輪分別從蘇州和無錫去杭州旅遊過。蘇州到杭州穿越的是京杭運河,需一宿時間,隔夜上船,臥鋪,次日黎明便抵達杭州,沿途經過許多的水鄉小鎮,夜色朦朧的河水裡月光搖曳,拱橋如駝背的老人,偶有一串評彈的彈唱和一兩聲賣「火腿肉粽子」的叫賣聲傳來,饒有情致;從無錫到杭州則要穿過三萬六千頃的太湖,也是一宿工夫,臥在船艙裡,望著艙外黑影重重的島嶼、聽著湖波拍打船舷的聲響,心胸為之開闊且寧靜。那個時期小火輪穿梭般行駛在江南各河道裡,煞是熱鬧,附帶著船上的經濟也有聲有色—有兜售各類日用商品和土特產品的,有賣唱表演的,有算命看相的……半天的路程一點也不覺得寂寞。
但是,小火輪畢竟只通市鎮,更面廣量多的鄉村是沒有福氣享受這等便利的,於是就有了航船和「當當船」作為替代。航船是那種體量較大的木船,通常掛帆,以貨運為主,也載客人,是貨客兩便;「當當船」則是輕便的客運船啦。這兩種船應是清末民初一種名叫「無錫快」的船舶之後續。「無錫快」以快速著稱,有風則張帆,無風則多人快搖,裝飾豪華者演變為遊船,或大樓船、或小遊舫,隨供船菜,亦伴以吹奏演唱,奢華者還有妓女陪侍花酒。這種遊船在江浙一帶旅遊區頗負盛名。
然而,尋常百姓打交道的只是航船和「當當船」。所謂的「當當船」是以鳴小鑼為開船和到船信號者。鑼聲「當當」,在靜寂的村莊迴響,格外清脆,鄉親們便稱其為「當當船」了。江南多才俊,很多名人就是乘著這種「當當船」離鄉別土,到城市裡發展,馳騁京滬香港甚而走向世界。其如無錫東鄉鴻聲鎮鄉下一條嘯傲涇的小河邊就有六位錢氏名人院士——錢穆、錢偉長、錢令希、錢臨照、錢易、錢俊瑞與「當當船」有著不解之緣。筆者與錢氏族人訪談,老一輩能說出這些名人與船的小故事呢——
錢偉長係中國科學泰斗「三錢」(另二人為錢學森、錢三強)之一,幼年喪父失怙,靠叔叔錢穆撫養成人。一個時期,錢偉長孤兒寡母隨著叔叔錢穆一起在鄰鎮蕩口生活。少年錢偉長每月一次必回老家鴻聲鎮七房橋村領取錢氏懷海義莊接濟的莊米。於是這十幾里的路程全靠「當當船」幫助了。
經常是這樣的過程,小偉長坐著「當當船」從蕩口來到七房橋,先去義莊領好一個月的莊米,放到水碼頭邊上,然後返回老宅向各房的親戚長輩請安,再就是跟年齡相仿的兄弟姐妹交流讀書的心得、做遊戲。小偉長雖然人長得個頭矮小瘦弱,卻因為跟著叔叔錢穆耳濡目染文化知識的緣故,特別懂事理,講起所見所聞描聲繪色、頭頭是道。玩得盡興了,倘若「當當船」還沒有到,他會在親戚家吃上一些點心,或乾脆就用了便飯。當聽到一聲聲「噹噹噹」的鑼聲,知道船臨碼頭了,他會扔下碗盞,飛奔向碼頭,把領到的莊米扛到船上,揮手向小夥伴們道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