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彥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日前會見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訪京團時指出,香港的競爭優勢開始弱化,發展經濟是當前香港的首要任務,這番講話如暮鼓晨鐘,令人警醒,清楚揭示了香港面對的問題和挑戰,明確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具有強烈的針對性和指導意義。香港各界高度重視張德江講話,紛紛譴責反對派發起碼頭工潮、抗捐運動和拉布行動,以政治化干擾香港經濟和民生發展,希望撥亂反正,重回經濟正軌。然而,《蘋果日報》昨日發表社論〈歸咎政治化 官商迴避責任的捷徑〉,認為「指摘碼頭工潮、拒絕盲捐、預算案拉布政治化,本身就是政治化的舉動,本身就是轉移公眾視線的政治手法」。事實上,工潮、抗捐、拉布均是《蘋果日報》和反對派以政治化一手造成,把政治化的責任反過來推諉政府和工商界,是指鹿為馬、混淆視聽的說法。
《蘋果日報》指「碼頭工潮、拒絕盲捐、預算案拉布儼然成了三大政治化事件而遭圍剿」,認為香港官員和商人面對事件政治化時,「一遇反對聲浪就扣上政治化的帽子,以此作為擋箭牌及迴避責任的捷徑」。其實,《蘋果日報》和反對派一直在三件事件中裡應外合,以政治化替代務實,是掩蓋不了的事實。職工盟一直以激進的罷工取代對話協商,「左翼21」等激進組織又推波助瀾,將勞資雙方推向對立處境,罔顧社會以及工人利益;政府申請撥款1億元向雅安同胞賑災,反對派議員卻在財委會特別會議表明要阻擋撥款通過,揚言「一個仙都唔俾」,借機對內地社會和中央政府進行政治攻擊;反對派議員近日就財政預算案撥款提出冗長及重複的發言,不僅糾纏於無聊瑣碎的枝節問題,而且竟然無休無止批評政府不尊重立法會,漠視議會程序,這明顯是將政府財政和民生撥款政治化。《蘋果日報》和反對派正是利用這些民生事件作為打擊政府施政的手段,令工潮變質、捐款受阻、政府財政陷入危機,這些都是反對派搞政治化的事實,《蘋果日報》歸咎輿論扣其政治化帽子是混淆視聽。
香港目前面對優勢弱化的處境,政治化消耗了香港大量公帑和精力,不能聚焦於香港當前最需要處理的經濟問題。碼頭工潮加重香港貨櫃碼頭的營運負擔、抗捐運動分化兩地群眾感情、財政預算案拉布令政府陷入財政危機。仇富鬥商、挑撥離間、癱瘓政府、影響市民福祉,這些都無助社會聚焦經濟發展,社會有識之士對此紛紛譴責,《蘋果日報》反指工商界的譴責迴避責任是毫無道理的。事實上,社會大小事務都以泛政治化的手法和態度處理,會嚴重拖累經濟發展,加深社會矛盾,只有排除泛政治化的干擾才能聚焦經濟民生。反對派以政治化擾亂社會秩序和經濟聚焦,公眾有必要揭露其中的險惡用心,直接指出政治化給香港帶來的禍害。
雖然香港具備法制完善、外匯儲備豐厚等老本,但仍然存在經濟結構單一、貧富懸殊擴大、社會向上流動性減少等深層次矛盾,港人必須更積極為未來經濟打造新增長點。形勢越來越緊迫,然而反對派和《蘋果日報》仍然美化工潮、抗捐、拉布,要港人遭受經濟失勢和民生受損的苦果。只有透過不斷改善經濟民生,社會才能趕上世界前列,否則一切都只是空談,港人須謹記「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古諺,怎可被政治化麻痺憂患意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