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鴻震 前民政事務局局長 國際專業管理學會榮譽會長
假如工潮一方繼續以佔領、包圍等擴大社會抗爭的行動為手段,強逼資方讓步,不但對工人無益,更勢將進一步影響中環一帶的交通及商業運作,損害本港的國際形象之餘,亦會繼續造成實質經濟損失。之前有學者提出「佔領中環」企圖逼中央讓步,現在「佔中」尚未正式行動,這個被稱為「預演」的「佔中工潮」已經很令港人憂慮,事態若繼續發展,並非香港之福。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工潮發生至今已一個月,從最初佔領碼頭到近日佔領長江中心,可見事件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在工會移師行動到長江中心當天,筆者剛好在新加坡出席一個商界會議,席間有新加坡商界的代表走來,在多國人士面前揶揄一番,說香港既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樞紐,碼頭工潮竟一發不可收拾,豈不貽笑大方?
政治化工潮別有用心
且不必猜度工潮發起人的用心,大家不妨著眼於客觀事實。實情是,一個月過去了,參加罷工的工人情況沒有改善,之前貨運公司每日損失巨大,最近有外判商要結業,現在工潮波及中環商業核心地帶,甚至私人住宅。一個月過去了,無論從哪一個角度,我都想不到有誰得益,除了捧著酒杯隔岸觀火的香港競爭對手。
有不少聲音指政黨及社運人士直接或間接高調參與工潮,有其背後的政治目的,亦有不少分析指出不能排除佔領長江中心其實是「佔領中環」的預演。而從不同新聞媒介的報道,可以看見碼頭工潮有不少政黨及社運人士聲援,令工潮明顯地從單單工人與外判商的糾紛上升到社會運動、政治運動的層面。
保護工人福利,透過社會行動爭取公義不一定有問題,但縱觀全局,眼下的工潮絕非解決工人福利的好辦法。帶領工潮的工會未談判先強硬要求加薪兩成,令談判未能在較好氣氛下進行,其中一外判商已要宣告結業。工潮對工人來說,可謂未見其利,已見其弊。工人的權益沒有提升,而香港的國際形象和實際利益卻每日受損,如此下去,令人十分擔心。
預演「佔中」令人憂慮
我樂見在法律許可下,香港市民享有並運用他們的自由和公民權利,向社會或政府發表意見。這些自由和公民權利是我們的核心價值,但這不應與互相尊重,理性討論的核心價值互為排斥。香港的法制健全,從民間到政府有不少渠道供市民反映意見或不滿。我不認同現今社會一些趨勢,稍有不滿就到街頭抗爭、罷工,將抗爭舞台建築在別人上班甚至居住的地方,將問題政治化、把對方妖魔化、這些所謂的鬥爭持續下去,完全看不到解決問題的出路,只會讓國際社會把香港的問題當作笑柄。
香港有今天的經濟成就,除了我們過去抓緊全球經濟發展的珍貴機遇,亦有賴本港有較穩定的社會秩序,人人嚴守的法治精神,讓不同界別和階層市民,尤其是工商界和中小企,可以按自己所需努力拚搏,造就香港整體的成功。現今營商環境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要面對來自歐美、新興經濟體的強勁競爭,在貨運物流方面尤甚。此時此刻再鬧出本可避免的罷工工潮,對各方均沒有好處,甚至失掉發掘祖國急速發展所帶來的新機遇。日前有外判商宣告結業一事,當中的實質問題已可充分反映。
假如工潮一方繼續以佔領、包圍等擴大社會抗爭的行動為手段,強逼資方讓步,不但對工人無益,更勢將進一步影響中環一帶的交通及商業運作,損害本港的國際形象之餘,亦會繼續造成實質經濟損失。之前有學者提出「佔領中環」圖逼中央讓步,現在「佔中」尚未正式行動,這個被稱為「預演」的「佔中工潮」已經很令港人憂慮,事態若繼續發展,並非香港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