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小小盤扣,絲絲柔情。 網上圖片
文: 陸 蘇
昔日王榭前燕
花開了,樹綠了,人來了,又走了,除了對生命和美麗的深深感激,我們真的無法帶走或留下些甚麼。哪怕只是那麼那麼喜歡的一襲旗袍上的一個小小盤扣。
旗袍源於滿族的民族服裝。
滿族的歷史非常久遠,它源頭遠在做夢時都無法翻身抵達的西周時期,它的前身是肅慎人。1644年,太宗皇太極定族名為「滿」。又因為太祖努爾哈赤曾在1583年建立了八旗制度,滿族人進京建立清王朝時,就被漢人稱為「旗人」。旗人穿的袍子,就叫旗袍。旗袍的稱呼原本是旗人男女共用的,民國以後才歸入旗女的衣箱。
清代的旗袍多用綢緞縫製,腰身寬大平直,衣長至足。平民的旗袍大多顏色較深,且以素面為主,平和而不張揚,常在宮庭裡走動的旗袍則顏色艷麗、濃烈。且衣面上「盤金滿繡」,繡花面積可佔70%,工藝之繁複精美,歷朝袍服都不能望其項背。旗袍的領、袖、襟、裙都鑲滾寬闊的各色緣飾,人稱「大鑲大滾」,少則一、二道,多則「十八鑲」。旗袍的式樣以襟區別,如琵琶襟、斜大襟、如意襟等。與旗袍配套的行頭有兩大件,就是外觀巍峨,像個牌坊似的「大拉翅」,和俗稱「花笳底」的高底鞋。整個造型高貴、挺拔、端莊、非常大氣。
頗有意味的是,縱觀旗裝的直線輪廓和高聳威嚴的頭飾,與故宮建築的外形,在感覺上極為相似,而每座宮殿的朱檻碧坊,雕案畫棟及其豪華多彩的裝飾,與旗袍上繁複的裝飾同出一轍。原來,古老的民族文化的深邃、博大,可以落實於宏偉的古建築,亦可以呈現在一件小小的旗袍上。
時光已然流逝,清朝宮庭旗袍的奢華也隨著清王朝的消失而如水燈漸行漸遠,終於點在了幽深歲月的水底。「美人如花隔雲端」,現在,我們只能在海市蜃樓般的影視劇畫面上,憑弔大清國267年的基業,或遙想當年的衣香鬢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