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鋒 立法會議員 經民聯副主席
政治爭拗形成的掣肘,已經影響了我們為經濟發展作出的努力。香港要有危機意識,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形成共識,才能在激烈的國際和區域競爭中,找到發展的出路。張德江指出,未來三年是走出經濟危機的關鍵期,誰能在三年內找到新的優勢至為重要。我認為,本港不應再糾纏於社會紛爭,應該全心全意發展經濟,把握祖國為香港帶來的機遇,尋求新的經濟亮點及發展;社會各界亦不應每件事情小事化大,天天爭拗,否則只會蹉跎歲月,影響對其他經濟及民生的討論。
主管港澳事務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早前在北京接見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代表團時,指香港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已逐漸顯現,一些競爭優勢正開始弱化,情況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香港社會應高度警覺,認真思考。張德江更加語重心長地提醒港人,未來三年是香港走出金融危機陰霾的關鍵期,香港一定要抓住機遇。
張德江語重心長提醒港人
對於張德江的講話,我深感認同。事實上,國家「十二五」規劃已經過了兩年,現在只餘下三年時間。國家未來三年的經濟發展,快速而且關鍵,如果香港不能夠抓住這個千載難逢機遇,時機可能會一去不復返。
香港回歸十五年來,每當遇上經濟難關,中央政府都會適時推出惠港措施,令香港經濟總體上能夠保持增長。從CEPA、自由行,到人民幣業務、粵港合作,再到「十二五」規劃、「惠港三十六條」,香港在參與國家建設的同時獲得極大的發展空間。
但是,綜觀國際經濟形勢,美國製造業有復興跡象;韓國的高科技產業已經霸佔全球市場一個較大份額;台灣、新加坡也加大投資在本土產業之上。可是,香港經濟發展長期形成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並沒有解決,經濟增長速度趨緩,產業結構的升級乏力,住屋困難和收入差距擴大導致的民生問題日益突出。
香港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障礙,就是無休止的政治爭拗。部分社會人士,銳意將所有經濟民生議題政治化,拒絕理性討論,正正是導致本港內耗嚴重,優勢不斷減弱的原因。如果社會以及立法會,天天都糾纏於各種政治爭拗之中,試問還有什麼精力去謀劃長遠發展?
我們不應忘記,香港是經濟城市,發展經濟是首要重點。但現在有些人不停挑起政治議題,甚至提出「佔領中環」行動,我擔心會打擊本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
政治爭拗窒礙社會發展
政治爭拗形成的掣肘,已經影響了我們為經濟發展作出的努力。香港要有危機意識,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形成共識,才能在激烈的國際和區域競爭中,找到發展的出路。
張德江指出,未來三年是走出經濟危機的關鍵期,誰能在三年內找到新的優勢至為重要。我認為,香港應該在未來三年的關鍵期,把握機遇。一方面,我們要繼續發揮優勢,支持傳統的支柱產業,協助它們升級轉型;另一方面,亦要開拓新的產業,發展多元經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與此同時,政府亦應該加強對企業進行科研的支援,協助它們開拓新的市場,以及在人才培訓上多做功夫。例如政府應加緊培訓高增值產業的人才,並吸引優秀人才來港。
我認為,本港不應再糾纏於社會紛爭,應該全心全意發展經濟,把握祖國為香港帶來的機遇,尋求新的經濟亮點及發展;社會各界亦不應每件事情小事化大,天天爭拗,否則只會蹉跎歲月,影響對其他經濟及民生的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