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冰
作家梁文道曾說過:「我只知道這是個急躁而喧囂的時代,我們就像住在一個鬧騰騰的房子裡,每一個人都放大了喉嚨喊叫。為了讓他們聽到我說的話,我只好比他們還大聲。於是沒有人知道別人在講什麼。」這句話正好形象地反映現今香港社會的景況。
曾幾何時,香港是多麼令人艷羨和嚮往的城市。禮儀之都、法治之都、購物天堂、美食天堂……是多少個美譽集於一身的東方之珠。現在這顆明珠已經失去昔日的耀眼光彩,開始失色。近年來,每每翻開報紙的政治民生版,看到的盡是某些政團用激進手法、粗言穢語衝擊特區政府,立法會內不同黨派為一己之利你爭我鬥,個別人士為一己厭惡激化兩地矛盾,罔顧香港讓人稱頌的法治精神,罔顧香港市民的福祉,罔顧香港的長治久安。由三位學者發起的違法「佔中」行動,公然鼓吹市民犯法,為人師表者公然在街上用粗言穢語辱罵維護社會秩序的執法人員,反對派頭目公然為美駐港總領事干預香港內務辯護,連串反常的行為令很多生於斯、長於斯的港人心酸難過。
近日筆者接二連三親歷了令人揪心和悲痛的事,感覺香港的美譽蒙羞。在公共巴士上,有港人故意不讓座予大腹便便的內地婦人;在餐廳內,有僱主刻意向內地遊客遞上另類「貴價」餐牌或故意在賬單上加了一些內地客沒有點的食品,結果讓顧客在結賬時多付了一千幾百元;在大街上,有的士司機公然向內地遊客「獅子開大口」,由中環到尖沙咀的路程竟收取200元的車費。誠然,以上事件已超越了兩地矛盾的界線,而是一個城市的道德問題,有朋友慨嘆何以香港竟比內地更「黑」。與此同時,有人聯署在報章上刊登廣告,批評特首施政非為港人利益而要求其下台,並批評大量自由行旅客「肆虐香港」、「破壞了香港的文明和秩序」。筆者真的很想知道,這些發起人若經歷過同樣的事件後會有何感受。借用翁海穎博士的一句話:「港人評論中國發展和中國文化時,往往以本土視角出發,提出自己主張,對中國動態提出批判性分析。然聽在懂中國國情的人耳中,會嘆其夜郎自大,感其知識的不夠寬廣。萬事萬物總有緣由,外人較易流於隔靴搔癢,當事人則是當局者迷。」
我們應該清晰認識到,香港競爭力正不斷倒退,實在經不起折騰,不能再被泛政治化的民粹態度干擾迫在眉睫的民生和經濟議題,否則香港只會不斷倒退,就連很多「泛民」人士也開始討厭今天這種「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狀態,討厭動輒人身攻擊的政治狀態。今日香港被新加坡趕上,他日大有可能被其他新興國家或城市迎頭趕上。
可幸的是,縱然香港仍有不少人對國家發展、制度及內地同胞心存敵意,但國家沒有以怨報怨,反而推出更多優惠政策扶助香港走出經濟困局。早前香港與內地簽署CEPA補充協議十,有73項服務貿易開放和便利貿易投資的措施,內地政策大門、地方小門逐漸敞開,為香港和內地創造互利雙贏的局面,香港更應抓緊機遇,鞏固和發揮自己的優勢,摒棄故步自封,不要再沉溺於無謂的政治爭拗,不要再不懷好意地挑起兩地矛盾,這樣只會令這個社會撕裂得無藥可救。香港人,該覺醒了。
|